第133章 納了(第2/2頁)

聞問,陶谷眉飛色舞的,語氣中帶著點幸災樂禍:“楊相欲發令,自京師至諸州府,行人往來,並須給公憑,否則不與同行。李相反對,說楊相操之過急,此舉必致民情大擾,商路禁絕。二者爭執不下,恐怕,又要鬧到官家那裏去了……”

聽其言,馮道面露沉思。

陶谷則繼續說著,語帶嘲弄:“中書門下,秉執國政,掌天下機務要事,身為宰臣,屢生爭端,互為肘腋,如此,何談為陛下盡忠,為國家做事……”

陶谷善於鉆營,以前是討好逢迎權貴,如今,自詡股肱,一行迎合劉承祐,對於這些宰臣實則也就不怎麽放在眼裏了。

而諸宰,對陶谷,多心存惡感,畢竟有這麽個“小人”時刻盯著自己屁股底下位置,哪兒能有什好感。

從陶谷的語氣中,馮道感受到了些許酸意,亦似意有所指,不動聲色,不接那茬,問道:“秀實覺得,二相公所議如何?陛下又會是什麽態度?”

陶谷拎了下自己的小胡子,頗為自信地道:“行旅公憑,有利於朝廷對士民黔首的管理,這是必然之事。只是,如今諸境稍安,天下戶籍不清,大漢有多少戶民都不清楚,突施此策,豈能奏效。如李相公所言,想當然耳……”

“官家早有清查州縣戶籍、核定丁口之意,若不出意料,民歲就當著手此事了。若得梳理完畢,再行此事,方才妥當,況且,還得地方節鎮配合!”

聽完陶谷的分析,馮道點著頭,誇獎道:“秀實大才,目光如炬,難怪如此得陛下信任啊!”

陶谷這人,缺點不少,品格也為人所不恥,但除了那手好文章,看問題分析時務的眼光,著實不錯。

聞其恭維,陶谷表面矜持,但眉目之間不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