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2頁)

又朝郭威邀酒,同他談論起北部邊防之事,將他心中對北邊的某些顧慮,也拿出來討論。

劉承祐告訴郭威,他對於此次,如窮盡國力北伐,確實沒有必勝的信心。他只是考慮到契丹的威脅,打心底不願意受制於人,就像此次,契丹若欲南下,他連施展南方攻略的機會都不得不放棄。而若等大漢勉強有兩面作戰的實力,卻又不知需等到什麽時候了。

他也有想過,擊敗契丹人,奪回檀、薊、儒、武等州而守之,但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心裏也沒底。而冒險一搏的風險,後患,則更讓他感到忐忑了。

即便功成,又將耗費多少兵馬、錢糧來重構北方防線,那只怕接下來數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大漢都得被完全牽制在北面了。而以史而鑒,縱萬裏長城依舊在,便可擋北方之威脅,就再無胡騎南侵之患?不見得。奪取北邊,最主要的功利,是讓大漢在應對草原威脅之時,不會每每從戰略上,便弱於敵人,仗還沒打,便處劣勢,守勢。

聽完劉承祐肺腑之言,郭威嘆道:“如何抉擇,陛下心中實早有定見,臣所說,倒顯贅言了!”

倒也是的,劉承祐上門,除了請郭威出山之外,便是想從他這兒,找點信心,並且緩解一下情緒……

郭威則繼續道:“唐末三代以來,中原內亂,契丹崛起,十六州即便未失之時,來自北方的威脅,又何曾小過。說到底,胡虜威脅固然可恨,自身的強大則更為重要。大漢如今聖主臨朝,又有名臣宿將,百戰之士,正當崛起之時,早晚有北上之時!”

這一番拜訪,郭威已經誇了劉承祐不止一次了,劉承祐擺了擺手,繼續道:“朕也想過,趁契丹自亂,新主初立,求穩的心態,出大兵北上,行威脅恫嚇之策,逼迫其割還我燕雲之地……”

這話說著,劉承祐自己都笑了,自嘲:“然細思之,卻是想當然了。以當下局勢,實不可因一時妄想,而誤了軍情!”

“陛下!”郭威則鄭重地向劉承祐道:“以臣愚見。對契丹人,如僅禦備之,則集中原、河北、河東之力即可;如欲復奪關山,則需大漢諸邊無事,集江北之力;然如欲消滅之,則需削平諸國,內治軍民之政,而盡全國之力了,非一、兩戰可得!”

聞言,劉承祐若有所思,道:“郭卿,這是給朕定了一條消滅契丹的戰略呐!”

“好了,今日蹭得郭卿一餐,夫人之手藝,甚是滿意……”擦了擦嘴角的油膩,劉承祐起身:“與郭卿一談,所獲頗多,朕就不久待,先行回宮了!”

“慢待陛下,招待不周,請陛下原宥……”郭威仍舊保持著謙恭卑順。

“對了!”離開前,劉承祐指著侍衛在遠處的張永德,說道:“你這女婿,在朕身邊時間不短了,是個將才,南征之時,以其引一偏師略地,如何?”

聞言,郭威道:“他畢竟年輕,只怕人心不服!”

“朕如今,不是已以用青俊而聞名了嗎?”劉承祐擺擺手:“朕覺得他行,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