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2頁)

馮延巳在南唐朝廷,更似弄權奸臣,卻也不似李德明那般,存賣國之心。雖然也同意和議,但南唐當真簽下這麽一份禍國殃民、屈辱至極的媾和條約之時,仍舊不免心生哀慟。

而消息傳到金陵之後,朝野之間,哀鴻一片。不管之前是何等態度,但和議達成之時,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悲痛與屈辱感。

至於唐主李璟,則直接病倒了,幾不能理事,再度以皇太弟李景遂監國,讓文武輔弼,同北漢進行和議後的善後交接事宜。

和州境內,當塗對岸,梁山軍寨,一片淒冷春風中,“唐”、“林”字旗飄揚。軍寨周邊,仍舊殘留不少攻防的戰火痕跡。

寨內,三千余唐卒,收拾好糧食、軍甲,在一片肅重的氣氛中,登船,準備撤往南岸的當塗。

而在寨外,兩千余漢軍入駐此寨,有序接收寨防。張永德親自來了,只因為此寨,便是唐將林仁肇的駐敵。對於這個給自己履歷上,添了一筆敗績的南唐將領,張永德還是很有興趣的。

登上寨樓,臨高而望,望著駛向江南的唐軍,張永德不由感嘆道:“那林仁肇,也算一名將了,這梁山寨,被其打造得如此牢固,我軍連攻三日,竟不得下,足見其能。只可惜啊,有其才,不得其時,不遇其主,焉能不敗!”

而在逐漸遠去的唐軍戰船之上,林仁肇站在後舷,同樣遠眺著梁山寨,其間人影幢幢,望著那高高豎起,迎風飄揚的漢旗,林仁肇哈哈大笑了幾聲。

笑聲中,帶著很明顯的嘲弄:“將士浴血而守,敵不能下,朝廷一紙詔令,便將江防拱手相讓……”

類似梁山寨的情況,在沿江地區上演了很多,長江北岸,數十座大小城邑、堡寨,唐軍悉數撤出,退往南岸,將江北徹底放棄,交給漢軍。然後,除了少部分城寨,大部分北禦壁壘,全部被毀。

當然,大部分唐軍的態度,還是比較慶幸的。沿岸戍防唐軍之中,這段時間下來,基本也都被漢軍打怕了,這般“體面”地結束戰爭,退回江南,已算不錯的。

像林仁肇那般憤慨不平者,也不是沒有,只是在唐軍之中,終究是少數。可以說,不到半年的攻防之中,北漢大軍已將南唐軍隊的脊梁給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