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相安為上(第2/2頁)

就目前而言,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目光放到長遠的將來,則影響巨大。不說西域,僅河西地區,這等戰略要地,就將遭受巨大的威脅。嗯,雖然此刻河西走廊大部仍在回鶻人的手中,當在劉皇帝的規劃之中,那早是大漢的囊中之物了。

而如果讓遼國達成目標,那將來漢遼之間的交鋒,所涉及的面,就更廣了,試想,在東西萬裏之遙的廣袤土地上,兩國交鋒,就劉承祐而言,想到的不是鐵馬金戈、揮斥方遒,而是頭疼忌憚,如果是那樣,大漢得付出多大的代價,繼續與遼國糾纏。

別看在北伐戰爭中的,大漢戰果輝煌,取得大勝。但就像遼國內部,對於將來的戰爭,有了思想上的轉變,大漢這邊則同樣有這方面的意識,如果覺得,遼國能夠輕易被撲滅,那首先便犯了輕敵之罪。

而對於遼國西進,大漢能做出怎樣的應對?得出的結論,是起不了什麽作用,阻止,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遼國已無力阻止大漢統一南方一般,在大漢實力影響才初及河西走廊的情況下,大漢想要破壞遼國西征的戰略,也是有心無力。要麽再來次北伐,而除非劉皇帝昏了頭,才會做出這樣的抉擇。

平南的各方面準備,都已到如今的程度,沒有任何更改的可能,也不得不說,遼國選了個好時機。或許,他們就等著一個好時機,那就是,什麽時候大漢開始平南,那遼國就開始西征。

而遣使締結和約,或許只是買一個保險,對雙方而言,也都需要一份安心。畢竟,大漢也不希望在南征的情況下,北方不安穩。

當然,大漢也不是什麽都不能做,背後捅點刀子還是可以的。比如鼓動回鶻,提醒歸義軍,警示西域勢力,但這些都難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真到那一步,或許只能“祝願”其西進不順,遭遇頑強抵抗,遭受巨大損失了……

或許遼國君臣意想不到,一次主動的修和,會讓大漢的君臣猜出他們西進的用心。但同樣的,到如今這樣的局面,也無需似過去那般絕密隱秘了,畢竟遼國的準備動向,早就引起注意了,而等其發動,也沒有隱藏的必要了。另一方面,漢遼雙方,也基本呈現明牌的局面了,你若平南,我便西征,相安無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