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2頁)

一共兩名將領,作為代表,接受皇帝的慰勞、贊賞,尹崇珂與史延德,一個代表江淮大軍,一個代表嶺南將士,劉承祐親自向他們敬酒。

此番慶典,劉皇帝雖然召回了大量的外臣,但還是有很多人,未能歸來,比如坐鎮靈州西北巡閱使柴榮,坐鎮蘭州的鄭國公史弘肇。還有平南的將帥,潘美鎮撫兩廣,配合歸治,李谷、石守信坐鎮金陵,趙延進、張永德進駐杭州,曹彬在洪州,劉光義駐福建。但在國宴上,也是不可能遺忘他們的,並且最先提起的,就是他們。

為了表彰平南將士的功勞,除了必須的賞賜之外,就是這一曲《凱旋令》,一場劍器舞。由出身南方的周淑妃領舞,伴有五十名身段優美的舞姬,不著紅妝著武裝,展現著別樣的美感,同樣渲染氣氛,振奮人心……

待一曲舞罷了,在萬眾矚目之下,就如過去每一場禦宴一般,劉承祐手執酒盞,站在禦階上,以一種俯視蒼生的姿態,發言了:“朕年十八以登宸極,禦天下,雄圖大志以討不臣,定諸國,除割據,今初平宇內,稍安四海,雖不敢自負大業,卻也堪稱建樹。今與諸卿共宴,舉國同歡,以酬十五載之苦功!謹以此杯,與諸卿共勉!”

一飲而盡,劉承祐繼續開口,冷峻的面龐間,再度流露出一抹笑意,也終於提到所有人最感興趣的事情:“南北復於一家,四海歸於一統,此非朕一人之功,而是乾祐年來,無數仁人志士,英才豪傑,戮力同心,群策群力,乃有今日之盛。策勛定爵,更為應有之義,不負功臣!”

並沒有大談特談的意思,劉皇帝簡單地說了兩段話,飲了三杯酒,然後自歸禦案,安然落座。然後手一擺,呂胤與石熙載兩名近臣,分左右立於禦前,各執一詔,準備宣讀。而在兩人身側,各有數名內侍,每個人手裏都端著一盤疊得高高的封賞詔書,這些東西,尤其吸引人眼球。

“太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慕容延釗,勇略果毅,鎮靜忠誠。收取潞、澤,東出太行,追逐契丹,大破欒城,東略江北,南取荊湖,北定燕山,戰績彪炳,武功卓著,封衛國公!”

第一個慕容延釗,也代表著,這是劉皇帝欽定的乾祐第一功臣,這哪怕是一直表現得心如止水的慕容延釗,都不免激動。操著他衰弱的身軀,感動地拜倒。

“中書令、廣政殿大學士魏仁溥,器宇寬宏,廉慎守法,克己奉公,追隨國家十六載,盡忠王室,建言獻策,殫精竭慮,以安天下,封虞國公!”

由此,武功以慕容延釗第一,文治以魏仁溥第一,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一段段對乾祐功臣的封賞,從呂胤與石熙載嘴中宣講而出,很快,二十四人“歸位”。

二十四名功臣,二十四位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