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2頁)

因為國家的政治、經濟重心都關東,並漸移東南,朝廷在交通的改善上又把主要精力放在水道上,陸道的情況,一直都不算好。直道、馳道的鋪設,也就中原地區比較完善,再加主要的驛道、官道得到了足夠的修建,至於其他旱道,現狀不能用惡劣來形容,但也談不上發達,就北方而言,越往西北,這種情況越明顯。

因此,路過邠州的這支隊伍,走得很辛苦,氣氛也壓抑。這支北行的隊伍,不是商隊,在大漢還沒人有實力能組織起一次上千人的商隊,也不像流民,車輛甚多,家私甚多,馬、駝牲畜也不少,整個看起來,倒像一支遊牧的部族。

當然,這只是表象,前有向導,中有巡騎,後有官差,隊伍中的人,大多操著南音,一個個面沉入水,苦大仇深,流露出一種壓抑著的怨恨的氣質。

沒錯,這支隊伍,就是自東南外遷的其中一部分的地方豪強的。在沒得選的情況下,遷往湖南,算是最讓容易接受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幸運,而北遷的人,則可以用劫難來形容了。

被強制著,變賣家產,離開安逸富庶的東南寶地,而遠邁數千裏,幾乎橫穿國境,遷到苦寒之地的西北,換作任何人,都會憤怒、怨恨,這種情緒,隨著這一路的千辛萬苦,已然在這支隊伍中蔓延開來了。

也察覺到了這種情緒,負責隨行北遷的官吏、兵卒、差役,近來都小心了些,加緊了看管。事實上,不只是被遷的豪強,就是負責這項差事的官兵,也多疲敝了,都期待著盡快抵達目的地,好解放。

他們這支隊伍,自京口登船,一路沿水道北上,經淮河入黃河,而後西進,至陜州境內後,棄舟登岸。因為基本都是舉家遷徙,家私輜重極多,一路上走走停停,效率尤其低下,抵達邠州,前後已經過去四個多月了。

這一路走來,也是歷盡千辛萬苦了,然而,寒冬之下,這漫漫長途,似乎還望不到盡頭,令人有些絕望。

因此,哪怕得知過了邠州,就將抵達終點慶州時,除了隨行的官兵差役之外,也沒有人露出什麽喜悅的情緒,大多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