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2頁)

劉昉兄弟與王寅武一行,花了足足二十日時,兜轉繞行一千四百余裏,方才返回瓜州境內,然後馬不停蹄,將消息軍情通傳。

於是,從二月上旬末尾開始,整個西域漢軍都隨之動了起來,廣大西北軍政官員將吏,也都應命效力,配合大軍征伐,十分盡心。

這大概就是從劉昉兄弟開始,施加下去的壓力,當然,源頭或許還得追溯到劉皇帝那裏去。而楊業之所以讓劉昉回河西,未必不是想以此督促河西及西域軍政的效率。

當然,如果將那兩兄弟留在軍中,一起南下,效果也不會差,甚至會更好,但是,楊業實在不願意也不敢再讓兩位殿下隨他們去冒險了。他可以帶上自己的兒子,哪怕父子倆一同殉國,都不值得畏懼。

從收到消息算起,制定作戰計劃,整裝籌備,調兵遣將,緊鑼密鼓到出兵,郭進一共只花了五日的時間。

在二月十五日的時候,郭進便留師一萬五千與漢將崔翰,以其監視焉耆方向的黑汗軍,而自與拓跋思忠,率領漢軍步騎及回鶻仆從共計兩萬七千余軍,自高昌北上,兵鋒直指輪台。這比約定進兵日期,還要早兩日。而僵持平靜了近半年的西域,戰火也由此再起,並且一爆發,就是轟轟烈烈,三方糾葛。

面對漢軍之來襲,遼軍自然也早有準備,然實力有缺,條件有限,即便有準備,應對起也是措手不及的。

過去,他們之所以能夠憑區區數千殘兵,苦苦堅持,除了黑汗軍的牽制外,就是靠著天山天險,自高昌通往輪台的道路間,一座白水要塞,擁有得天獨厚的防禦優勢,當年耶律斜軫西征,都沒敢硬碰硬。

郭進也曾幾度遣師旅,想要拿下白水塞,都以失敗告終。今番復來,從一開始就爆發出所有力量,全力進攻,所有能用的適合攻城的利器都拿出來了,並且不惜仆從軍的傷亡。

而守軍那邊,則是此消彼長的一種情況,以當前輪台、北廷兩地之人物力,供養數千遼軍,實在勉強,薄弱的統治始終處於動搖狀態,孤軍作戰,無所依靠,正面戰場慘敗的消息傳來,更嚴重打擊了遼軍余眾的士氣。一個酷烈的寒冬,更消減其戰力與意志。

自古以來,無不克之關隘,白水塞亦然,幾個月過去,遼軍情況已然孤危,再面對漢軍毫無保留的兇悍進攻時,也沒能抵擋得住。

兩日時間,就短短兩日的時間,白水塞便陷落了,甚至於沒能堅持到輪台援軍的到來,漢軍主帥郭進便以勝利的姿態,踏進白水塞,將這座阻了他半年的要塞給踩在腳底下。

守備的遼軍,也只傷亡了三百多人,余者盡數歸降,甚至於,一頓飽飯,就讓其倒戈,積極地通報西域遼軍的內情,以及為漢軍引路。

白水塞既下,通往輪台地區再無要塞險隘可守,可以說是一片坦途了,而郭進乘勢進兵,打了一場遭遇戰,親自領軍來援的遼安平王耶律敵烈再度敗於漢軍之手,差點被生擒,最終狼狽逃回輪台城。

十九日,白水塞陷落;二十日,耶律敵烈敗走;到二十二日,漢軍已兵圍輪台城,這是自郭進西征以來,第一次兵臨此地,也是數百年後,再度有屬於漢人的旗幟飄揚於這歷史淵源深厚的古輪台。

這一次,遼軍沒有反應過來,黑汗軍隊也沒有反應過來!

遼軍是無處可逃,無地可避,無力可抗,黑汗人則是完全沒想到一個冬季過去,當年讓他們屢屢吃虧的遼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