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2頁)

我此前建立奉宸營,挑揀年輕精英,也是為軍隊培養軍官,只可惜始終未成定制,或許也該給這些人,一個博取功名的機會!”

聽劉皇帝這麽說,劉旸想了想,方才說道:“大漢既有文舉,也當有武舉,如此,則陰陽相濟,文武並重!”

“此事,你同政事堂、樞密院、兵部諸司大臣議一議,先拿出一個章程來!”劉皇帝吩咐道:“武事與文事不一樣,不能一概而同,要立足長遠,可以持續,朕不希望,將來流於形式。

朕要挑選的,是真正的軍事人才,不只是拿出一套考核選拔制度,還要考慮到選拔成功之後,如何管理,如何培養,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舉進士,觀政學習制度,施行多年,已然成熟,可以效仿!”

劉旸聞言,默默將劉皇帝關於武舉事宜的思想精神銘記於心之後,方才揖手應道:“遵命!”

看著自己的太子,劉皇帝態度別提有多親切了,要說劉旸,最讓他感到滿意的,也無外乎這種沉穩的性格,雖說略顯遲緩,但並不迂腐,不急不躁,凡事能夠穩得住,這一點也是很可貴的品質。

“還有,會考之事,我仔細想了想,還是不能耽誤了!”劉皇帝又道:“北伐之事,固然影響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原北方諸道,但這不是耽誤科考的理由,為國舉才,也不能隨意擱置!”

因為去歲北伐之事,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戰爭相關事宜上,這就導致了北方正常的科舉被耽擱,按照三年一會考的制度,今年春本該是八方士子會京華,同場競考,結果因為準備不足,中樞做下決議,延期一年,將會考挪至開寶十年。

“爹若是想再啟會考,只恐事起倉促,難以妥善!再者,中樞已然做下決議,您此前也準允了,改弦更張,是否先同政事堂諸卿商議一番?”劉旸又考慮了下,方才應道。

見他這副謹慎的模樣,劉皇帝笑了笑,說道:“朝廷科考,除了常舉,還有恩科制舉,常舉趕不上,那便開恩科,降詔制舉,待到秋時吧,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朝廷已然緩過來了,也足夠中樞、地方充分準備了吧!

早些年的時候,朝廷科考選才,可多是通過開恩科進行的,就是王溥這個宰相,也是通過此法入仕的!”

劉旸這才恍然,恭聲道:“爹施此隆恩,天下才士,當喜笑顏開,感恩戴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