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2頁)

大漢這邊多方手段齊下,顯然又將給漠北契丹的局勢帶去更多的變數。而劉皇帝大概是也覺得有些反應過度,在與趙普交談的時候,還問這麽做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對於劉皇帝這個問題,趙普都有些無語,軍政命令都發布了,明槍暗箭也都準備好了,談及此事時劉皇帝那眉飛色舞、興趣盎然的表情還那般生動……

不過,劉皇帝又當又立的情況多了去了,面對劉皇帝表現出的“不好意思”,趙普還得面帶春風,違心地出言安慰,說什麽大漢與契丹生死仇敵,恰逢良機,自當無所不用其極,陛下不要有什麽道德上的心理負擔,雲雲。

趙普的回答與解釋,從來都是讓劉皇帝滿意的。

耶律賢之死,牽動著兩國的神經,契丹未來局勢的發展,暫時不得而知,但大漢這邊,卻是迅速進入了新一輪的軍事變革。

劉皇帝之所以不願意對邊軍進行大的調整,除了要維護北疆胡民政策的穩定推行之外,漠北契丹的威脅也是原因之一。

當外患的可能降低之後,對內自然也就可以更加安心地推動了。又經過幾次同軍政大臣們的商討,終於絕定,對大漢兵制進行改革。

說是兵制改革,落到根子上,還是財政問題。當然,對於軍隊事務,劉皇帝從來都是謹慎的,以他的態度,也不可能因為財政壓力,便自廢武功。

因此,李繼隆的建言,得到了劉皇帝的認可,商討出的結果,今後大漢的兵制,將從募兵制轉變為募兵與征兵結合起來,落實到具體,對那龐大的在冊將士的數量,也將進行切實的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