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2頁)

另一方面,則是感覺這個李守元,不好對付!別看他與潘佑正面相抗,激烈爭執,但從頭到尾,人家的態度都很明確,朝廷既定政策方針,他李某人是全力支持的,只是如何推進施行,存有異議。

李守元針對的是潘佑,攻擊的也是其治政,目標明確,還能做出一副為國為民的堂皇模樣……

而李守元如此表現,顯然比起直接沖著新政去,要聰明得多,也難纏得多。潘佑一直試圖用朝政大局、新制改革來壓李守元,但李守元根本不接那茬,態度明確,對新政十分支持,不滿的只是潘佑,還不針對他個人,只對其治政作風與手段有異議……

雖然潘佑知道,李守元這類人真正反對的,還是稅改新政,但這項最有力的武器卻不能拿來用在其身上,這種感覺,自是格外難受。

而李守元針對潘佑,針對新政,自然不是毫無緣由的,這背後涉及到利益之爭,也有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朝廷要換將,李守元本是很有機會的,出身能力資望都不錯,但事與願違,被潘佑這麽一個醜廝、一個外來戶占了本該屬於他的位置,他豈能甘願。

看潘佑,自然就更難順眼了,而潘佑上任以來的一系列表現,則更讓李守元厭惡,與黨進之間的沖突,則加劇了那種深層次的矛盾。

要知道,在榮國公趙匡胤的那個圈子裏,李繼勛與黨進都是核心成員,李繼勛更是擔當著老大哥的角色,兩家的關系自然不錯,潘佑拿馬邑侯府來立威,自然也就得罪了黨侯的好侄子李守元了。

而京畿作為權貴紮堆的地方,靠近權力中樞,土地又十分良好,在京畿道內置辦田產的人多不勝數,其中就包括始安侯一家。

這新稅制下,他們這些擁有大量土地的權貴們,雖有一定的稅額豁免,但成本的暴增,稅額的負擔加劇,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劉皇帝說過,這稅改,就是從大地主們的身上割肉,而就以京畿而言,最主要的地主就是這些權貴們。

如果能上位,手裏有權也就罷了,偏偏來了一個潘醜夫,心不甘情不願,又有權力利益之爭,如李守元者,怎麽可能放下芥蒂,配合其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