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康麻子,你太壞了,用人還要誅心啊!(第3/4頁)

別說,這個王輔臣還挺有自信的……要沒這點自信,他在歷史上怎麽都能以侯爺的身份風光大葬。

“爹,你的《槍騎突擊二十四法》雖然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但也算不錯了。不過光靠這個要造反成功還是有點困難……”王忠孝早就拜讀過王輔臣的著作了,也對這個爹爹的上進頗為欣慰,可他還是要給王輔臣潑一盆冷水!

“這還不夠嗎?”王輔臣很有點驕傲自滿,“皇上已經許了我當兩廣總督了,而且還命我先幫他訓練三鎮新軍……嘿嘿,練新軍啊!”

看他這樣子,還真有點要當“王大總統”的意思!

不過康熙可不是光緒、宣統……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把兵練成“吃王大頭飯、穿王大頭衣”的王家軍可不容易!

“爹,”王忠孝抱著胳膊,思索著道,“如果皇上讓咱們去廣東練兵,練出來的新軍當然是咱們的兵。但是小皇帝沒那麽傻,他讓咱在直隸練……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您能明目張膽練私兵?”

“這個……”王輔臣想了想,拍拍胸脯道,“我有心腹啊!除了‘仁、義、賢、安、全’他們幾個,我還有幾十個親兵,還有你邵二叔、蔡三叔、白四叔、李五叔、龔七叔、黃八叔……那可都是你爹我過命的兄弟!回頭我上個折子,把他們都調了來,都給當總兵、副將,這下總能把部隊掌握住了吧?”

“哪兒能讓咱把持三鎮新軍?”王忠孝搖搖頭,“一鎮一萬人啊……能給咱們的人把持一鎮新軍就頂天了,還有兩鎮怎麽弄?”

“還有兩鎮……”王輔臣兩手一攤,“你怎麽辦?涼拌!”

“這還只是武官,”王忠孝又道,“文臣你有嗎?除了於師爺、周師爺(周培公),咱手下還有能治理地方的人才嗎?”

“有……有你巴六叔,”王輔臣道,“他如今在甘肅當官。”

“那也才三個人呢!”王忠孝哼了一聲,“我貞姑的人都比你多!爹……我看你這個反啊,恐怕造得還不如我的那個幹爺爺!”

王輔臣一瞪眼,“那我不反了還不行嗎?”

“不行!”王忠孝還是搖頭,“您不反,平南王府的人反不反?廣西將軍府的人反不反?廣西、廣東的水陸提督們反不反?還有分守兩廣各處的總兵、副將們反不反?您自己的督標兵將們反不反?還有兩廣、福建的士紳百姓反不反?

他們可不知道鰲拜已經……沒了!他們還覺得鰲拜會幫助平西王打天下。到時候他們要都反了,您老不反,還真給大清朝當忠烈?”

王輔臣聽兒子這麽一說,頓時就傻眼了。

王忠孝說得沒錯,現在全天下只有七個人知道鰲拜已經化灰了。而在大清官場上,所有“耳聰目明”的官員都以為鰲拜投靠了吳三桂,還要幫著吳三桂一起反大清。

有鰲拜幫忙,這吳三桂造反的贏面可是太大了……就算不能席卷天下,搞個半壁江山,南吳北清,那還不是輕輕松松的?

對於兩廣和福建的藩王和軍閥們而言,吳三桂有半壁江山就值得他們跟一把了。讓吳三桂在前面頂著,他們在兩廣和福建割據,不比給滿洲人當奴才香嗎?

所以吳三桂只要反了,兩廣福建的軍頭們多半會跟著一起反……更可怕的是,由於大清朝這些年在廣東、福建搞海禁搞得天怒人怨、民心喪盡,要是吳三桂真反得有聲有色,兩廣、福建還不得一片叫反?

到時候即便王輔臣不反、孔四貞不反、尚之信和耿精忠也不反,又有何用?底下人都不跟,他們就當不了忠臣,最多就是當忠烈。

可問題是,王輔臣知道真相……他知道吳三桂手裏頭壓根就沒有鰲拜,鰲拜早就成灰了。

雖然吳三桂準備造反已經準備很多年了,可是沒有鰲拜在手……總覺得這個“反”,還是有可能造砸了的。

可是王輔臣很快就是兩廣總督了,吳三桂真要反起來,他周圍的人都跟了,他能不跟嗎?

想到這些,王輔臣看著兒子,顯得有點糾結,“老二,你說得有點道理……這個反好像的確不容易造!不反好像也不行。你給為父合計一下,看看咱家怎麽才能把這個反造好了,怎麽都得造出一家王爺吧?”

一家王爺怎麽夠?王忠孝心說:起碼還得再加一皇上或大總統給我當啊!

在心裏頭立下大志後,王忠孝就對王輔臣道:“爹,造反這事兒啊,光有兵那是不行的。還得有……主義!”

“有啥?”王輔臣一愣。

“主義!”王忠孝正色道,“就是能鼓勵千萬人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道,以及實現這個大道的辦法!”

“啊……”王輔臣還是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