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康麻子出兵了,吳三桂你行不行啊?(第3/4頁)

“臣姓戴,戴帽子的戴,梓是木字邊一個辛,臣不在旗,是浙江杭州仁和人。”

戴梓?

王忠孝馬上就想起這個人是誰了?這不是那個清初的火器專家嗎?上回他在浙江的時候還和人打聽呢,結果沒人知道他的存在,怎麽一眨眼就出溜到北京了還混進了欽天監?

康熙問:“你是怎麽來北京的?”

“臣的父親戴蒼和兩江總督多隆有舊,所以就把臣推薦到多制軍幕中,多制軍知道臣喜歡擺弄火器、火藥,就把臣推薦給了南師傅。”

原來是多隆幹的!

王忠孝心想:這多隆還是因為我才當上兩江總督的……這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吳三桂的腳!

“哦,”康熙想了想,“那你能教會底下的炮手用這種大炮嗎?”

“皇上,臣可以帶著他們用。”

“帶?”康熙一愣,“怎麽帶?”

戴梓道:“皇上,這種火炮是沖天放炮,不能直瞄,得先測距離,後算炮角,再算藥包,測距、算炮角、算藥包是最難的。但只要把十六門大炮集中起來用,由臣來測了距離、算了炮角和藥包,讓各炮都照著臣給出的炮角放炮,那就沒什麽困難了。”

你在欺君!王忠孝心說:測距、算炮角、加藥包難個屁……根本用不著現場計算,事先算好多少距離用什麽角度加多少火藥,然後寫在本子上讓炮兵隨身帶著不就行了!不行,你這麽個欺君罔上的奸佞我一定得把你陷害了!

“王大頭!”

王忠孝正想著要陷害奸佞的時候,康熙突然叫了他一嗓子。

“奴才在!”

王忠孝趕緊翻身下馬,跑到康熙跟前行了個打千禮。

康熙說:“你帶著這個戴梓一起吧……記著,如果真要上戰場,你一定得護他周全!”

“奴才領旨!”

王忠孝站起身,那個戴梓一臉惶恐地朝王忠孝行了一禮——王忠孝雖然穿著沒有補子的黃馬褂,但是他頭上的暖帽卻裝著二品官的珊瑚頂子!

一個二品官保護一個八品官……戴梓能不惶恐嗎?

康熙揮揮手,讓王忠孝和戴梓退下,然後又喊了聲:“安親王、順承郡王。”

然後嶽樂和鄂紮就湊了上來。

康熙道:“叔王,順承郡王,孫思克的綠營兵進兵很快,現在已經過了閬中,很快就要抵達成都了。另外,山陜總督莫洛也調集了萬余甘陜綠營和大批糧草都運到了漢中,隨時準備入川……你們兩人也盡快出發吧!

就以護送吳應熊南下就藩的名義出兵……也不需要開進雲貴,只要壓迫到雲南、貴州邊界上,形成泰山壓頂之勢,然後待其自變即可!”

王忠孝聽完康熙的話,也深吸了口氣兒。

康熙終於出手了!

而且很有章法,一點兒都不急躁……雖然吳三桂連詐病裝死的招都用上了,但康熙還是立足於困!

而一旦康熙派出的大軍在四川境內站穩了腳跟,那吳三桂可就要重蹈覆轍,只能走水網密布的湖廣進軍了……吳三桂,你準備好了嗎?

……

康熙派安親王嶽樂護送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就藩理政,同時派順承郡王鄂紮以清剿夔東十三家余孽劉一虎的名義進駐重慶的消息,還是用明發上諭的形式告知了四方,同時也告訴了遠在昆明的吳三桂、吳應麒。

這當然是康熙的陽謀,明明白白告訴天下——吳三桂已經不行了,吳應熊要去接班,雲貴這邊如果不服,那朝廷天兵可不客氣!

五華山上,還“很行”的平西王吳三桂正坐在自己位於列翠軒的書房裏,手裏拿著一本貴州提督李本深叫人送來的明發抄件,翻來覆去地仔細看著。

而他周遭的幾個人,看著都有點表情凝重。

畢竟吳三桂這些年實行的都是“擁兵忠大清”的路子,現在真的要反了……大家夥還是有點緊張的!

而且吳三桂的“裝病”也裝出了一點不利因素。許多和他關系並不那麽親密的同謀不知道他是真不行還是裝不行,又看見康熙對雲南步步緊逼,很有章法,一個個都開始打退堂鼓,不怎麽和五華山聯絡了。

當然了,例外也是有的!廣西將軍孫延齡就是個例外,他現在已經離開了自己的駐地桂林,溜到了昆明五華山來探望吳三桂的“病情”,看到吳三桂生龍活虎一樣,才安下心來,這會兒他也在吳三桂的書房裏面。

看見大家夥兒都不吱聲,這個長得也頗為健美,就是比王輔臣、王忠孝父子矮了不少,小了一號的廣西將軍咬著牙道:“王爺,您要是覺得在四川開戰沒有把握,不如先掃平兩廣。現在王輔臣、孔四貞、尚之信未到,廣西諸軍都聽我和馬制軍的,廣東那邊還祖總兵、劉總兵可以為內應,只要王爺大軍一到,兩廣一定望風而順。您可別輕忽了如今的兩廣。如今北方凋敝,兩廣還算小康,還有濠澳海貿大利,從那裏還能買到西洋的槍炮利器……如果王爺據有兩廣連接雲貴,然後再分兵北伐湖廣、閩浙,最後再會攻兩江,半壁江山唾手可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