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朱三演皇上,康熙大喜了(第2/4頁)

但他終究不是真天子!

屈大均一個真領議政,跟一個演皇上的“戲子”進什麽諫呢?戲子皇上想要荒淫無道,盡管開口提要求,他和其他忠臣不同意不就行了!

老爺子趕緊一臉不好意思地向朱慈炯拱拱手:“皇上,老臣收回剛才所說的。您有什麽要求,盡管向我等提出。我等回去好好商量商量……”

“啊,對對,你們好好商量商量,”朱慈炯也是能屈能伸的,連連點頭道,“雖然朕是垂拱之君,但朕的體面就是大明的體面,是諸位臣工的體面……朕如果太寒酸了,天下富人哪兒還敢把銀子借給朕?”

還別說,在民間吃過苦的皇上就是不一樣,還知道要借到大錢就得裝富!

李中山笑著答道:“皇上,您還有什麽要求可以讓翰林院的陳學士擬個諭旨送到尚書省,臣等一定會認真討論的。

另外,每個月的初一、十五,臣等還會來皇宮之中向陛下請安順便匯報臣等的合議結果。所以以後除了每年例行的祭祀之外,皇上每個月只需要上兩次朝,其余時間盡可以修身養性,悠遊玩樂。”

這還真是一份好工作,除了一些祭祀天地山川老祖宗的活動,朱慈炯每個月就上兩天班,也不用負什麽責任,糊弄一下就行了,剩下的時候隨便玩……還有小姐姐陪玩!

而且,這當皇上的收入絕對不低的,哪怕這一次提出的換房和加薪要求沒有得到批準,朱慈炯的收入那也是相當不錯的!之前二王三中堂合議大政的時候,就給他定了個一百兩的“日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三萬六千五百兩!

這可是大明朝的頭一份高薪啊!

……

“皇上,皇上,大喜啊!”

山西太原,原大明晉王府,現在的大清皇帝行在當中,忽然響起了久違的報喜之聲。

大清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這個時候正坐在自己設在太原晉王府之中的南書房裏面,和底下的心腹大臣商量討伐北京攝政王的事兒。

康熙討伐福全的戰爭還沒開始,就遇到了一大堆的難題。

首先就是被康熙選為“討福”大據點的大同被福全派出的蒙古騎兵搶先占據,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將老營擺在了太原。

這個老營在太原還是在大同的區別可大了!

如果康熙進駐大同,那他就可以就近發兵掃蕩漠南蒙古,先斬了福全一臂!

可是福全背後有高人……還是個和尚,一準給他支了招,先一步占據大同,斷了康熙掃蕩漠南蒙古,將漠南諸部引為己用的念頭。

其次,康熙通過埋伏在北京的內線得到消息,得知福全已經命令楊起隆設法聯絡南明的權奸王大頭,想引明軍為助力,平衡掉站在康熙一邊的吳三桂。

第三,之前答應向康熙提供軍援的吳三桂,最近好像改主意了,不怎麽理睬康熙了,而是和北京方面建立了往來——這似乎也是老和尚的手筆!據傳裕王福全已經釋放了建寧公主和建寧帶在身邊的兩個幼子,讓他們去西安和吳應熊相會了。所以吳三桂就在吳應熊的勸說下,選擇了兩不相幫。

這下康麻子這邊的形勢可就危險了!

吳三桂不再支持他康麻子,而王大頭很有可能被楊起隆拉到福全一邊,到時候康熙就得以一敵二……這皇上恐怕就當到頭了。

第四個壞消息,則是福全這個攝政王居然公開替逆臣鰲拜平反叫屈,擅自以攝政王令旨的名義宣布鰲拜早就已經死亡,還恢復了鰲拜生前的一切官爵,並且追贈一等超武公(鰲拜原來就是一等公,現在加了超武),謚號“武穆”!

這可是嶽飛的謚號啊!

鰲拜變成了鰲武穆……那康熙算什麽?愛新覺羅·構?這可真是欺人太甚。

另外,因為鰲拜一案受牽連的人很多,鰲拜及其黨羽當然是伏誅了,但是他們的家眷、奴仆之中有很多人被流放寧古塔了。

現在鰲拜一平反,他的黨羽自然也平了反,那些流放寧古塔的人也就能返回北京,這些人無疑都成了福全的死黨!

所以這個形勢對康熙來說,這形勢可謂是岌岌可危!

不過康熙也不是個會輕易放棄的主兒,何況他手頭還有七八萬精銳,還有一搏的本錢!

所以康熙在進駐太原之後,就立即開始對手頭的七八萬軍隊開始整編和訓練了。

他的七八萬人是由八旗兵、綠營兵和團練兵組成的,成分復雜不說,而且三種兵三個待遇,在大清一統江山的時候沒什麽……八旗軍就是爺!誰敢不服?可是放在如今卻不行了。待遇不一,隊伍難帶,人心容易散亂。

因而康熙就心一橫,腳一跺,就在太原再次擴編八旗軍。也不管什麽綠營、團練了,有一個算一個,統統擡旗,一律算八旗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