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裏面的吳三桂聽了,你被額們包圍了!

數百鐵騎,簇擁著大周楚王,湖南總管,平南大將軍吳國貴,走在由湖南郴州開往廣東韶州的官道上。

在這位吳三爺的身後,是無數面翻卷的暗紅色旗幟,更有無窮無盡的鐵騎步卒還有騾馬拖拽的火炮跟隨。大周皇帝吳三桂終於打出了自己的王牌!

在吳國貴身後,除了他父子二人的嫡系本部,還有貴州總管李本深部,常、澧、永及夔東總管祖澤清部,吳國貴麾下的江西都督(在吳三桂大舉進入江西之前就在江西和清軍作戰)萬吉全部,還有吳三桂派給吳國貴的由大周皇太孫吳世璠總管的四萬大軍。現如今吳三桂手頭還可以拿出來的本錢,除了五千親衛之外,掃數已經歸在了吳國貴的麾下。步騎足足九萬,彈藥糧草經過竭力拼湊,也可以支撐一個月以上的激戰——為了支撐這次突襲,吳國貴已經將他在湖南經營數年所得,全都砸進去了。

雖然投進去的本錢不小,但是每名周軍將士都知道廣東的富庶!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渴望和期待,只是這份渴望和期待後面藏著的是濃濃的憂國憂己。吳三桂病重,江西戰事危急,長江水師覆滅等等的壞消息,早就在軍中傳開了。誰都明白,此仗已經是吳三桂的最後一搏,若然戰勝,這位反復無常的老皇帝還能交給子孫一副還算穩固的江山。若然失敗,那麽他草創的國家,就將一蹶不振!

無數人的目光,只是追隨著走在前頭的吳國貴的身影。他高大魁梧,極有氣勢的身子在馬上挺得筆直。在吳三桂的三個兒子當中,這位吳三爺和現在留守在陜西的吳二爺,還有吳二爺的兒子吳大少爺,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帥才,而且過往的戰績都相當出彩。可是老皇帝也不知道怎麽想的,這次入江西下江南之戰,居然放著老吳家的三大帥才都不用,偏偏讓太子爺吳應熊和夏國相、胡國柱這倆草包女婿唱主角……

其實吳三桂的心思,大家其實還是知道一點的……就是在擔心玄武門,在擔心靖難之役,而歸根結底,就是老皇帝年事已高,去日無多。而身後的繼承人又都挺有能耐,而且還養成了各自的勢力。這情況簡直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的翻版!所以吳三桂才急於扶植太子吳應熊,幫他建立威信。但是這樣的安排卻徹底搞砸,吳老皇帝還倍受打擊……這就讓大家的心底,都有一絲不祥的預感。

吳老皇帝還能支撐多久?老皇帝一旦不在了,他費盡心機搞出來的吳周江山,會不會因為三子爭權而分崩離析?

在隊伍前頭,飛奔來一群騎士,打著一面“賈”字大旗。他們應該是尋著吳國貴的王旗找來的,為首一騎,是個二十多歲的白白凈凈的青年,他看見了一身中西合璧的銀色板甲,騎著一匹西洋大長腿馬的吳國貴後,就立即揮手讓隨從們止步,然後自己飛馬到了吳國貴跟前。

吳國貴認識這青年,知道他是賈漢復的小兒子,行六,名國柱,原本是賈漢復的外室替生養的,不在旗籍之上。在賈漢復真的“復漢”之後,就把這兒子領回家,封了個宜章縣令——他這個宜章縣令可不是一般的縣令,而是世襲罔替的宜章縣令!

因為賈復漢的兩個州是藩地,是康熙封給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又帶著投明的。這兩個州的知州和下面的縣令,全都姓賈!不是老賈的兒子就是他的孫子!

而且老賈還早早立了遺囑,他死後就把這兩個州下面的縣分給六個兒子,以後就一代代往下傳……

雖然這套世襲縣令制沒有得到大明朝廷的正式批準,但是李輔臣北上之前已經以大明南王的名義頒布令旨,允許老賈家世襲二州,與國同休了。

可是這個南王批準的事兒,卻被南王的媳婦以英王世子名義下令給撤銷了,還把賈家人都召回了廣東,交給了李吉貞“看管”,只有這個賈國柱因為是廣東講武堂畢業的,而且一直在粵軍之中帶兵(他這個世襲縣令是可以委任代官的),和吳小菟很熟,還擔任過一段時間英王府的護衛隊長,所以才被吳小菟派去收攏賈漢復的湘軍,然後又讓他駐守韶州。

這賈國柱和吳國貴也挺熟的,他在擔任英王府衛隊長的時候,多次奉吳小菟之命給吳國貴送禮。吳國貴現在騎著的馬,穿著的甲,還有吳國貴的親兵們使用的燧發槍,全都是賈國柱幫著送到長沙的。每次吳國貴都會召見這個賈國柱,向他請教廣東和廣東國人軍的情況。

不過關系再好……可能也不能經受沒收領地的考驗吧?

實際上,收回封建領地已經是李中山出任大將軍後大明實行的國策了!

連李中山、鄭經這樣的藩王都已經“奉還版籍”了,何況賈家這種水準的小領主?但李中山、鄭經“奉還版籍”後還可以通過控制大明朝廷和地方上的實權,獲取更多的利益。並不是真正被削藩了,而是變成了中央的一部分。可賈家這種級別的藩臣就沒那麽好的待遇了,被削藩後就只能當個富家翁,而身為庶出的“小六子”,賈國柱則是想當個富家翁都沒了。就算他爹還能得個公侯,也輪不到他襲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