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西班牙要完之大海戰 上

大明共和十一年二月初十。

在峴港開闊的海灣外頭徘徊了十二天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終於開始了試探性的進攻。十一艘臨時加裝了長槳的東印度公司炮艇,頂著海面上強勁的西風,借著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掩護就闖進了峴港海灣。隸屬於大明會寧鎮的幾艘快蟹船和它們進行了短暫交火之後,就調頭向位於峴港海灣深處的汗江口撤退。

雙方輕型艦艇的交火很短暫,也不甚激烈。會寧鎮的水軍並不是真正的海軍,充其量就是海警或海岸警衛隊之類的角色,人員也不是海軍轉業過來的,而是原先的達濠“海賊”改行。緝私和打擊海盜當然是拿手的,但是卻不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海軍的對手。而卻於麒麟和朱啟炮也沒要求他們和西洋人的戰船死扛,能起到一個預警偵查的作用就可以了。

而那十一艘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炮艇,則跟隨著這幾艘快蟹船一路向南航行,最後抵達了汗江口旁,一處小而淺的海灣附近。這個時候黎明前的那股濃黑已經褪去,天色開始放亮。借著黎明的晨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長們看到了一個讓他們難以置信的防禦體系。

這個被稱為“汗口水營”的海軍基地的入口寬度大約一海裏,被裏外兩道艏艉相連的鐵索連環船陣給封鎖住了,只留出了一個相當狹窄,只能供一條一級戰列艦出入的口子。

其中外圍一道鐵索連環船陣是由六七十條福船、廣船、鳥船艏艉相連組成的。這些福船、廣船、鳥船本來是南洋華人海商最喜歡使用的船只,建造成本低廉,運營時需要用到的水手又少,因為使用可以轉動的硬帆,所以很適合在風向多變的內河航行。

不過在大明和西班牙、荷蘭、英格蘭、葡萄牙等海盜強國處於戰爭狀態後,南洋水域就出現了許多西方人的私掠船!這就讓船體不夠堅固,火力也偏弱的福船、廣船、鳥船等優秀的商用船型,逐漸被軍民兩用的大型老閘船所取代。

後者的輕載排水量通常可以達到七八百噸,船體堅固,擁有雙層炮甲板,通常會配備28門大炮,其中半數是18斤的重炮,半數是12斤的大炮。這火力,這噸位完全是五級戰艦(巡防艦)的配置!如果再組成船隊出航,可不是西洋海盜國家的私掠船敢去觸碰的!

而被暫時淘汰下來的福船、廣船、鳥船,在大明治下的貿易港口內都泊了不少,被用來構建浮動的水上城墻也算是廢船利用吧。

不過內圈的一道鐵索連環船陣看著就有點奢侈……那是由一條一級戰列艦,二十幾條四級戰列艦和十幾條大型武裝蓋倫船連在一起組成的海上浮動城墻!

這是什麽操作?差不多二分之一西班牙海軍的實力,就這樣變成了一道水上防線了?而且這道防線有什麽用?準備把海戰打成陣地戰嗎?

得到荷蘭炮艇送回來的敵情報告的薩巴拉海軍上將也感到很不可思議,不過隨即他就想通了。中國人現在雖然學會了打造和操縱西式軟帆戰列艦,但他們終究不是海洋民族,他們是一個保守的,只想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大陸民族——他們甚至在和北方韃靼人接壤的地方修建了一條長達萬裏的長城!

這樣的民族,即便擁有了強大的海軍,也只是將其當成了保衛海疆的海上長城,而非用來進攻敵國海岸的利劍!所以他們在峴港海灣內用戰船為石,修建一道海上城墻也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這樣的“海上城墻”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害怕火攻!而西班牙無敵艦隊當中的荷蘭人又特別善於火攻——這一點薩巴拉海軍上將是深有體會的!

所以薩巴拉海軍上將立即就和他的荷蘭副手,同時也是東印度公司海軍司令的康斯坦丁·諾貝爾一起制定了一個西班牙-荷蘭版的火燒連環船方案!

為了確保行動取得最大的成功,他們決定出動手頭的絕大部分輕型艦艇和二十條縱火船打頭陣,利用夜色掩護闖進峴港海灣,先燒他一波!

隨後則是二十艘較為靈活的四級戰艦跟著殺進去,趁著大明海軍艦隊被火船突襲搞得亂成一團的機會去收人頭!為了確保突襲行動成功,薩巴拉海軍上將和康斯坦丁·諾貝爾還決定派出西班牙無敵艦隊下面最能打混戰的荷蘭四級艦和英國四級艦出馬!

另外,西班牙的一級戰列艦“聖母康賽普西翁”號也會在幾艘西班牙四級艦的保護下開進峴港,臨陣指揮。而余下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所屬的各國艦艇,則會組成編隊在峴港海灣外巡航,以防有明軍艦艇趁亂突圍——這一戰,西班牙無敵艦隊必須徹底打斷大明海軍遠洋艦隊的脊梁。

在計劃制定完成之後,已經得到了幾次加強,事實上變成了西、英、荷三國聯合艦隊,擁有的艦艇數量超過100艘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就在峴港外圍一邊徘徊,一邊“借東風”——要燒連環船必須得有東風,最好是東北風,要不然無敵艦隊想沖進峴港都有點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