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後原本的誕辰是三月十七,但司天監言今年的三月十七乃兇日,不宜過壽,所以今年的聖壽節便定在了四月初十。

宮中逢五逢十是為吉,今年太後恰逢四十五歲壽誕,又是沖晦日,陛下的意思是想好好操辦,所以這場家宴務必要操辦得格外隆重漂亮。

皇後娘娘身子不適一直在鳳儀宮修養,這些活就都落在了宜德妃和沈霽頭上。

她初次學著執掌宮務,還沒出師就趕鴨子上架,許多事情沒有頭緒,只能隔三差五就去鳳儀宮請教皇後。

好在重壓之下能激發潛力,眼見聖壽節一日比一日近,她沒日沒夜地琢磨,還真融會貫通了八九分,除了經驗還欠缺了些,已經似模似樣了。

這回家宴,嬪妃們裏有不少人是要為太後獻藝祝賀的,那些名單報備、膳食酒水之類的體面活都給了宜德妃,沈霽則是督辦整修家具,裝潢殿內的布置這般的累活。

倒不是沈霽不知哪些活容易討人喜歡,是宜德妃親自在皇後面前分領的差事,說沈霽年輕,心思又細,適合做這些。

皇後娘娘本就不適,再在她面前爭執這些也只是徒增煩惱,沈霽便沒說什麽,攬下了這活計。

從前在林氏手下的時候,宜德妃的風頭都被蓋住,人人都只知她溫柔、可憐、善解人意,從不與人爭鋒算計。現在大權在握,再也沒人能壓住她一頭,這諸多小心思和本性就漸漸浮到了臉上。

除了沈霽,宮中自然也有不少人發覺出她和從前大不一樣了。

不比從前那麽平易近人,溫柔婉約,反多了幾分似有若無的高高在上,說話的時候也不似從前讓人心裏舒坦,帶著上位者的疏離和盤算。

但不一樣了又如何,人家現在是從一品的四妃之一,膝下有皇子,又掌握著宮權,只要她穩穩當當走下去,便不是底下那群人可以企及的。

就算私下再怎麽議論,明面上還是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低眉順眼喚一聲宜德妃娘娘。

這就是爬到高處的好處了。

-

四月初九,正午。

明日就是太後的聖壽節了,今日最後還要再檢查一遍兩儀殿內的安排布置,免得出什麽紕漏。

皇後身邊的雲嵐受命過來幫襯著沈霽一同做最後的收尾,最後檢查都沒什麽問題,沈霽這才回宸佑宮準備去用午膳。

用午膳的時候,青檀屏退了殿內諸人,輕步走到沈霽身邊,附耳低聲道:“宮外線人傳來消息,林尚書前日在府中再次提起外室入門一事,將原本就臥床不起的林太傅和林夫人都氣暈了過去。奴婢以為,林尚書恐怕是即刻就要動手,這才故意激怒林太傅,讓眾人都知道是林太傅氣急傷身才驟然離世。”

沈霽手中的動作一停,繼續垂眸用膳:“知道了,加緊盯著些林尚書那邊,等林太傅仙逝,立刻將消息散布給林氏裏不服林尚書的那些人,他們一旦知道老太傅死因不寧明,絕不會善罷甘休,亦不會讓林尚書順順利利

的接管林氏。”

“屆時——林氏上下大亂,林太傅和林尚書都沒了,我高興,陛下也會高興的。”

青檀福福身:“娘娘英明。”

沈霽嗯一聲,又問道:“長信宮那邊安排的怎麽樣?”

“林庶人被廢後,連柊梅都被調去做苦役了,長信宮裏如今形同冷宮,只有林庶人一個。每日的飯菜都是尚食局專門有人送去的,只送到門口,不得入內,周圍還有侍衛輪值。奴婢聽說林庶人幾乎不動那些吃食,宜德妃就算想在膳食中做手腳,恐怕也不會得逞,”青檀輕聲道,“奴婢已經交代過門口的侍衛,務必要盯緊了長信宮,絕不能有絲毫閃失,就算他們不明白緣由,可您的命令,他們不敢不聽。”

沈霽擱筷揉了揉漲澀的額角,只覺得這段日子以來日勞心勞力,渾身都乏得很:“知道了,你下去吧。”

林氏出事後,以宜德妃的心機,一定猜得出林庶人會主動求死,死前還會見一見陛下,為求保全自己,她一定得再林庶人亂說話之前殺了她。

可長信宮如今雖荒涼,卻稱得上是銅墻鐵壁,她該用什麽法子,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除了林庶人?

若她是宜德妃,在這種緊要時候,她又該如何做?

宜德妃生性謹慎,凡事喜歡給自己留後路,她一定會未雨綢繆,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可明日就是太後的聖壽節了——

想到萬聖節,沈霽眼睛倏然微微一亮。

-

四月初十當日,沈霽一大清早起來就聽到外面時不時傳來說話聲。

早膳剛用罷,南四宮門前的長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便絡繹不絕,放眼過去都是精心裝扮後出來給太後送賀禮以表孝心的。

太後乃是陛下親母,母子之間的關系自不必再提,若能得了太後歡心,就算一直不得陛下的寵愛,在這宮裏也是多了一層保障,自然人人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