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現實世界(2)

2

靈堂裏,祝青臣一撐手,坐到自己的棺材上,架著腳,翻看朋友們給自己寫的祭文。

“惜同年之情,遺萬古之恨。這句寫得好,讓我看看是那位大文豪寫的。”

一個朋友用衣袖擋著臉,別過頭去:“我有事先走一步。”

“一點明星從今墮,由此人間月永缺。這句也不錯,很有意境。”

另一個朋友扭頭跟上:“等等我!我也要走!”

“萬古……知己……”祝青臣舉起一張紙,“這張怎麽看不清楚?誰寫的時候哭了?眼淚都糊成一團了。”

“別說了,別說了,我走就是了……”

“走什麽走?”朋友們再也忍不了了,把準備走的人給拽回來,“合力拿下祝青青,把東西拿回來,否則我們永無寧日!”

文武百官一擁而上,撩起衣袖,露出健壯的手臂,從四面把棺材包圍起來,要把祝青臣給抓下來。

祝青臣把腳一縮,高高舉起手上的紙張,左躲右閃:“這是你們給我的祭文,是我的,我要拿回去整理一下,讓書局出一本《祝青臣祭文合集》。”

“那要等你死了才能給你,現在不能給你,你也不嫌晦氣?”

“祝青青,你已經被包圍了,馬上把東西交出來,再請我們喝酒賠罪,就放過你。”

“你還想出書,你想得美,拿來!”

群情激奮。

眼見著“敵軍”就要攻上來了,祝青臣環顧四周,尋找“援軍”。

“李鉞,救我!”

李鉞站在人群裏,朝他伸出手。

祝青臣把一堆祭文塞進衣袖裏,然後撲進李鉞懷裏,穩穩落地。

“快跑!”

祝青臣拽著李鉞往前面跑,文武百官在後面追。

毫無君臣之別,活像是個土匪窩子。

*

這一年,祝青臣和李鉞才二十歲。

朝廷昏庸,天下動蕩,諸侯並起。

祝青臣不是太子太傅,李鉞不是皇帝,朋友們也不是史書上冰冷的名字。

他們依靠祖輩打下的城池、攢下的家底,在西北鳳翔城韜光養晦,靜待時機。與此同時,祝青臣起死回生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鳳翔城。

原本城中百姓都準備好白布和牌位,要給祝大人守喪三年。

忽然聽見這個消息,所有人都呆住了。

起死回生?世間竟有如此奇事?

百姓們將信將疑,心中悲痛不由減少幾分。

幾天後,祝青臣裹著厚實披風,坐著馬車,在李鉞的陪同下,和平常一樣,前往城中的學塾看望學生。

百姓們隔著簾子,看見祝青臣的側臉。

祝大人真的沒死!

祝青臣扭過頭,趴在窗戶邊,朝他們揮揮手。

百姓萬分激動,反復向身邊人確認,確認之後,紛紛合十雙手,感謝上蒼垂憐。

馬車在學塾前停下,祝青臣還沒下車,一群學生就圍了上來。

“祝夫子!”

這些都是西北百姓的孩子,從六歲到十六歲,若是想念書,每年交三袋糧食就可以過來。

平時都是祝青臣照管他們,他們和祝青臣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學生們簇擁著祝青臣,拽著他的衣袖,年紀小的忍不住哭出聲。

“他們都說夫子去了,我們都不信,肯定是騙人的。”

“我們哭了好久,總算把夫子給哭回來了。”

系統停在他的肩膀上:“臣臣,你還說你不是老師?”

“好吧,我是。”祝青臣笑著摸摸小孩子的腦袋,“不要哭,夫子不會走的。”

*

前線戰事吃緊,李鉞待了幾天,陪祝青臣過了個年,就要回去繼續打仗了。

這天傍晚,太陽落山,天色慢慢暗了下去。

祝青臣躲在房間裏,用龜甲和銅錢給李鉞占蔔。

他裹著毯子,趴在床榻上,用毛筆輕輕撥開三枚銅錢,撐著頭,仔細觀察。

忽然,窗外傳來輕輕一聲響動。

祝青臣回頭看去,只見窗戶被人推開,李鉞站在即將籠罩下來的夜色之中。

李鉞問:“祝卿卿,蔔完了嗎?出去烤兔子吃。”

祝青臣看了一眼銅錢,再回頭看看他,點了點頭,從床上爬起來。

祝青臣踩著小板凳,扒在窗戶上,笨手笨腳地往外撲騰。

李鉞握住他的手,把他從房間裏拉出來。

兩個人同乘一騎,馬蹄輕點,穿過大街小巷。

剛出城,李鉞擡手一箭,就射中一只兔子。

他摟著祝青臣,經過兔子身邊的時候,伸手一撈,就把兔子抓起來了。

城外有一個破舊的城隍廟,是兩個人的秘密基地。

小的時候就在這裏玩耍,長大了也在這邊烤兔子吃。

李鉞負責處理兔子,祝青臣則把城隍廟裏簡單收拾一下,撿一點樹枝柴火。

忙活了快半個時辰,城隍廟裏點起火堆。

李鉞架著兔子,往上面撒點鹽,又用祝青臣還沒開鋒的毛筆,蘸一點蜂蜜,刷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