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番外一

他死以後+前世走向論壇體

永嘉十七年,山陵崩。

臨終之時,李鉞特意換上了一件二十年前的新衣裳。

從前家裏長輩約定好了,等兩個小孩二十歲的時候,一起給他們辦加冠儀式。

可是,等到他們二十歲那年,天下尚且動蕩不安,家中長輩早已不在,李鉞在外面打仗,祝青臣在鳳翔城鎮守,兩個人也是聚少離多。

後來李鉞在攻城的時候,在敵軍庫房裏得了兩匹好料子,便讓人捎回去,讓祝青臣找人裁兩身衣裳。

兩個人又約定好,李鉞抽空回去,他們把加冠儀式辦了。

結果前線戰事吃緊,這件事情又從年頭拖到了年尾。

直到祝青臣過世,這兩件衣裳還好好地放在祝青臣床尾的衣箱裏,用香袋熏著。

祝青臣原本想把這兩件衣裳都帶進棺材裏,但李鉞留下了自己那件。

這是所有人都早已忘記的事情,皇帝李鉞活到四十歲,根本就沒有辦過加冠儀式。

長輩們都說,沒有辦過加冠典禮,便不算是長大。

所以,李鉞想,這樣他死了,也一定是二十歲的模樣。

這二十年來,李鉞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身材,也是為了這個。

他要確保祝卿卿一眼就能認出他,他要和祝卿卿一起束冠,再一起長大。

就和他和祝卿卿的前二十年那樣。

李鉞穿著早已過時、對皇帝來說並不算華貴的衣裳,平躺在床榻上,面上帶著前所未有的平靜神色。

耳邊新帝的哭喊聲已經隔得很遠了,他緩緩閉上眼睛,去赴一場遲到的加冠典禮。

李端大喊一聲:“父皇?!”

守在殿外的朝臣,聽見他這一聲喊,都是悚然一驚。

一個不好的念頭齊齊湧上所有人的心頭。

但就算再急切,他們也只能候在殿外。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子的貼身太監從殿中把門打開,面上難掩悲痛。

“諸位大人,太子殿下請諸位進去。”

“是。”

得了旨意,朝臣們這才起身進殿。

滿殿寂寥,皇帝安安靜靜地躺在榻上。

太子跪在榻前,俯下身去,將額頭貼在地上,喊著父皇,整個人微微顫抖。

朝臣們還想請太醫,但是轉過頭,看見太醫早已經跪在旁邊,心漸漸沉了下去。

他們來到太子李端身後,一拂衣擺,也一同跪下,行了大禮。

不多時,有朝臣挪到太子身邊:“殿下節哀,陛下駕崩,朝野震蕩,還需要殿下主持大局。”

“孤知道。”李端擡起頭,抹了把眼淚,“傳孤的口諭,召文武百官入宮。”

“是。”

又有官員提出,是不是該給皇帝換上殮衣?

李端卻道:“不必。”

“可殿下……”

從古至今都是這個規矩,要是等死人身上的熱氣散了,肢體僵硬,那就不好換衣服了。

禮部那邊應該一直都預備著陛下的殮衣。

李端正色道:“這身衣裳是父皇早就選好的,也是父皇自己換上的。若是換了,只怕違逆了父皇的意思。”

“可這未免太過簡陋……”

“這是祝太傅留給父皇的。”

眾臣一頓,終究沒有再說下去,

原來是祝太傅,那就不能再說了。

若是他們執意反對,要給皇帝換殮衣,只怕皇帝會從棺材裏跳起來,把他們全都砍了,再爬回棺材裏安安靜靜地死去。

不多時,停靈的宮殿便收拾好了,文武百官也入宮了。

十來個朝廷重臣,親自將皇帝的屍首擡進棺材裏。

禮部那邊又著手準備皇帝的陵寢和陪葬物品。

陵寢是早就完工的,在南邊的梧桐山上,二十年前建造的時候,皇帝特意下旨,不必封死墓道,給他的棺材留下進去的通道。

祝太傅的棺槨已經在裏面停放了二十年,就等待皇帝的到來。

至於陪葬,禮部幾個官員簡單參考前代的例子,擬定了一些陪葬品,呈給李端查看。

李端看了一眼,便道:“這些東西你們看著辦,找幾個官員,把父皇寢殿裏祝太傅的東西都整理出來。父皇臨走之前,再三叮囑,要把祝太傅的所有東西帶走。”

“是。”

李端是朝中唯一的太子。

這兩年,李鉞讓他試著處理朝政,朝臣們對太子十分信服。

李鉞土匪出身,堅信權柄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所以也沒有給李端弄什麽顧命大臣。

如今李端就是朝中說一不二的人。

李鉞余威不散,早就為自己的喪禮做足了準備。

一切按照他生前設想的那樣進行。

他穿著祝卿卿給他做的衣裳,被送到有著祝卿卿的陵寢裏。

棺材和墓室裏,都放滿了他和祝卿卿的東西。

做完這一切,墓道封死,李鉞和祝青臣就像是搬家一樣,祝青臣背著小包袱,先去探路,李鉞料理好老家的一切,帶著大包小包,跟著祝青臣搬去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