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良心,我們一定要講良心(第3/3頁)

而且武將們對這種打文臣臉的事情也很喜歡。

“末將懂了!

末將的表兄的確在茶陵衛做百戶,末將這就修書與他,讓他仔細查訪劉家祖上。”

軍官笑著說道。

然後兩個壞人一起笑了。

劉三吾今年八十多了,他是西歷一三一三年出生,他上面還有好幾個哥哥,這樣算他爹基本上可以確定出生在宋元之交,畢竟到他出生也就三十多年,而他祖父劉養正是大儒,而且據說宋末還曾阻擋地方起兵的殺幾個大族,這樣也可以肯定是宋末有一定威望甚至可能官職的大儒,至於是不是進士不好說。

但舉人的可能性極大。

而舉人就可以做官了,只要他領過趙家的俸祿,按照楊豐的契約論就等於他自動和趙家簽了效忠契約。

那他就得為趙家盡忠。

而他不為趙家盡忠,反而做元朝的官,那就是貳臣。

所以只要能查出他祖父是宋朝舉人就可以列入貳臣錄了,劉三吾可是儒生的教父級別,如果他祖上列入貳臣錄,哪怕楊豐這個是非官方的,也等於聲名大損。

儒生鼓吹的就是忠義啊!

那楊豐就從這個下手,你們一群貳臣後代,有什麽資格鼓吹忠義?如果他們想辯駁,那就辯駁好了,這個問題會引發一場全面討論,而說到底目前的儒生,真正祖上有資格列入貳臣的反而是少數。

多數都不夠資格。

他們才不會為了保這些家夥,把儒家的根本毀掉。

這些人還不配。

而且就儒生們互相坑的風格,說不定還有人會趁機踩著這些世家出生的儒生上位,所以一場原本只是楊豐本人惡意性質的私人行為,最終會順利演變成席卷全國的大討論,然後繼而發展成一場對舊宋元兩朝儒學世家堪稱挖墳掘墓的風暴。

而這才是楊豐真正最想看到的。

不過……

“必須要是實情,你們不能為了錢編造!”

楊豐對軍官說道。

“大使放心,末將最實誠了,怎麽會編造,不過畢竟也過百年,當地百姓有時候也記不真切,可能有些不準的,也可能說法較多,這個末將可是不敢保一定準。”

軍官笑著說。

“這個的確是難免,時間久了說法有些多,但我們做人只要憑良心,只要問心無愧就行!

良心,一定要講良心。”

楊豐很嚴肅地說道。

“大使教誨,末將銘記,末將一定囑咐他們要憑良心,絕對不能為了錢編造。”

軍官同樣很嚴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