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千古佳話(第2/3頁)

但人已經咽氣了。

不得不說真是一場悲劇。

好在他女婿就在,這種事情就用不著外人操心了。

皇太孫緊接著奏報,而皇帝陛下聞之落淚,連同此前戰死的穎國公一並追封郡王,不過兩人的公爵爵位沒有留下,另外給他們家各自封了個侯爵,畢竟大明開國公爵們其實也就兩個真正繼承下去。

魏,曹二國公唄!

常遇春的鄂國公也沒繼承下去,包括常茂此前也是鄭國公,現在常升是開國公。

黔國公其實也沒有。

沐英是西平侯,雖然死後追封黔寧郡王,但他留下爵位是西平侯,朱棣給他兒子沐晟封的黔國公,至於剩下那些如湯和也沒有世襲,鄧愈兒子鄧鎮也是改封申國公,然後被牽連進李善長案殺了。可以說真正世襲其公爵的就一個魏國公一個曹國公,不過曹國公情況特殊,畢竟人家是老朱對他大姐的感情寄托,他那堆兄弟姐妹裏面可就是大姐對他好。至於二姐甚至告密抓他,所以老朱對老徐那是真感情,獨一無二的待遇,這樣傅馮兩人的後代改封侯爵也就在人們意料之中了。

其實公爵和公爵也不一樣。

魏,宋,韓這些春秋大國都是頂級封爵。

鄂有些特殊,雖然算不上春秋大國但卻能和這些一個等級,比如尉遲恭,嶽飛,常遇春都是頂級大將,算是個特殊例子。

總之至此大明開國公爵們,也就只剩下了藍玉。

當然,這些與河神無關了。

周王當天就帶著全家以最快速度搬出王府,然後留給河神暫住,至於其他那些改成廟之類,這個他自己說了不算,得皇帝陛下批準。不過皇太孫同時也上奏,說河神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周王的王府壓著宋朝皇宮,不過這也是事實,周王府下面就是宋金皇宮。估計修王府時候故意的,畢竟這種事情涉及很多玄學問題,但這種行為很明顯是對大宋皇帝不尊重,所以河神才感應到大宋龍氣……

大宋的皇帝們在地下都不滿,他們的強烈抗議,當然會被河神這種大宋忠臣感應到。

然後周王也說他夢到了。

他這些日子經常做夢,有穿著龍袍的人罵他。

現在一想就是趙匡胤。

總之這就是河神出世的真相。

所以周王不敢再住王府,願意讓出王府並移藩,以此解大宋皇帝們的怨氣,並安撫河神,以此保大明的安寧,反正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再回王府居住了。

最終他的請求被批準。

不過暫時皇帝陛下也沒找好地方給他移藩,所以暫時先待在開封,至此河神的問題解決,剩下就是修個祭壇祭天,這個肯定沒必要原樣,在原本宋朝寰丘位置隨便堆個就行。再說宋朝那個寰丘也沒什麽榮耀,畢竟寰丘下面就是青城,更何況大家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河神要的是明確紅巾軍那些人的功勞……

他們都是宋臣。

各路北伐的紅巾軍,包括一直懟到朝鮮的那些,全都是奉龍鳳年號作為大宋北伐的軍隊。

給韓林兒一個帝王廟號,比如宋某宗,就算是承認了他的龍鳳政權是宋朝的延續,給他編個身份,反正他爹說是宋徽宗後代,那就算他是宋徽宗後代。臨安淪陷後,作為大宋宗室蟄伏民間,也可以給朱元璋他外公編個傳奇故事,比如他和韓山童祖父一直在聯絡,也算大宋忠義。

最終趁勢起兵。

雖然朱元璋他外公沒等到起兵的這一天,但朱元璋等到了。

從小被外祖父灌輸忠義思想的他立刻加入大宋復興的隊伍,然後開始他的傳奇一生。

至於最後則是韓林兒被困,朱元璋冒死救主,他的確是冒死,他救韓林兒的同時可是陳友諒攻南昌,如果不是守軍抵抗頑強,他很可能淪為群雄逐鹿的失敗者。他冒著這種危險救出大宋皇帝,絕對的忠臣,不過大宋皇帝在軍中受傷,已經不能再留下後代了。而且也沒有別的大宋宗室可以接班,就算有也都是無能之輩,算是絕嗣,這種復興大業的關鍵時刻,大宋皇帝陛下決定禪讓。

不過朱元璋是忠臣啊!

所以他一直不同意。

最終韓林兒一直住在滁州不肯過長江,除非他答應。

然後君臣就這樣拉扯,一直拉扯了幾年。

最後韓林兒為了逼他同意,假意過長江,然後趁機跳了長江,朱元璋無比自責但為了復興大業,最終只好接過大宋皇帝未竟事業……

千古佳話啊!

回頭再編幾本小說,寫幾出戲曲就可以了。

至於本來的記載……

封禁。

燒了!

我大清做得大明做不得?

當然,韓林兒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紅巾軍北伐的那些人,就這樣湮滅於歷史,說到底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沒有他們我大元亡不了,是他們的萬裏鑿穿,徹底毀掉了我大元保住北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