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月精環,半渡之危(第4/4頁)

可以說,平王軍呈扇形推進,一路過清江,殺到汶江邊上,完全是摧枯拉朽。

而他麾下二十萬大軍,一路收降,編練精銳……

打來打去的,不但兵力還增加了,這支軍隊更是有了百戰雄師的味道。

經由鮮血洗煉而來的軍隊,戰力何止倍增。

那種必勝的意志和自信,與以前相比,也不知勝過多少。

從這一點可以證明,陳平當日選取下策,其實沒有選錯。

不管戰略目標是否達成,至少,練兵的目的是已經做到了。

也只有這種經過血與火洗禮過的大軍,才能有著問鼎天下的機會。

“不如,把戰船用鎖練連接在一塊,布下大陣,強行渡江……

就算燕北飛有著十裏聯防,也只能硬碰硬交戰,如此,敗他不難。”

一個謀士突然眼前一亮,出列獻計道。

陳平麾下士卒,多數來自興慶和漓陽一帶,陸戰自然厲害,水戰方面,就有些不足。

說白了,除了龍驤軍謝道成一部水軍之外,其余人都是旱鴨子。

想要強行過江,與東海各大世家幫會聯合水軍戰鬥,肯定是有著很大不足。

對方封鎖江面,船行如織……當然不是吃了沒事幹,而是想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平王軍只要過不了江,或者說,只是過去一部分,那肯定是不行。

除非,能夠在對岸打下一片立足點,把燕北飛約二十萬步騎打退數十裏。

冒然過江接戰,就是送死。

半渡而擊,可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

‘你不會叫龐士元吧?’

陳平定睛一看,出謀的策士,原來是文淵府名士張策張元鶴。

此人謀略也算過人,博通經典……當時隨同數十萬流民躲避北周胡騎,被陳平救下,因此入得軍中。

自那以後,忠心耿耿,多有出謀。

此時獻策,應該沒有其他意思。

而是一片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