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僧人◎

現在想來, 甚爾臨行前特地將我哄睡實在很有先見之明。第二天早上,我的咒術老師便通知我有貴客到訪,她笑著將我引向府邸的會客室。推開障子門後, 一位年輕的男子便闖入視野——

男子衣著黑色僧衣,頭戴鬥笠,手持錫杖, 作標準的僧侶打扮。他如雕像般佇立, 安靜欣賞由苔蘚、蕨類構成的室內亭景。

聽聞腳步傳來, 方才回首朝我頷首致意:

“您好,小僧來自‘壬生寺’。今日受主持之托,將寺內保管的幾件護符送往府上。”

壬生寺,京都有名的供奉“地藏菩薩”的寺廟, 直哉先前攜帶的頂級護符“祝福的燭火”便出自於此。

我是禪院家名義的學生, 除了與“結界術”類似的影法術訓練, 他們還提供諸如召喚術、占蔔、請神術等陰陽術上的知識。

與咒靈一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見識過特級咒具“祝福的燭火”那可攻可守的強大威力, 我便將眼光放在可以制作護符的“咒文”方向。

我覺醒領域的可以留住生命力,而“祝福的燭火”內神龕可以鎮壓亡者的靈魂碎片。

若是能早些了解這些知識, 學會將兩者融合起來, 我說不定就可以留住我那可憐的“小狗”。

在我醒來成為“啞巴”的那幾夜, 心有余悸的常子曾這樣說過:

“雖然夫人說您‘覺醒’是天大的喜事……但那其實是很可怕的景色。”

“土地變成影子的沼澤,黑霧掩蓋月亮, 像是怪物張開了大嘴,將您和那只咒靈一並吞了進去。”

“您的咒力一下就被抽空了、咒靈的靈核反應也跟著消失了……我們完全不曉得內部的情況。”

她的話語在我心間埋下了種子。

我用影子吞掉了“小狗”尚未消散的屍體。

那它的靈核會不會棲息在“結界術”的某個角落呢?

但年幼的我只收獲了一灘蠕動的影子。

等到覺醒領域, 我繼續在術式裏翻找“小狗”的痕跡。可翻來覆去, 也沒有再術式裏找到咒靈的氣息, 除了內容模糊使人感到落寞的夢境, 我什麽也沒有得到。

——這份遺憾構成了我求學的動力。

不過學習“咒文”絕非易事。

正如鳥兒天生便會飛翔,遊魚甩尾便可潛入深水。在掌握基本咒力流轉方法後,使用流傳在血脈裏術式對於術士來說就像呼吸、行走般自如,並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可讓術式離開身體還能平穩運行,其間漫長的研究好比從將紙張疊成紙飛機,到讓紙雕的小鳥振翅飛行,需要逐一攻克難關

除了古日語、梵語類的語言基礎,數學、物理類解析自然法則的知識均在這門課程中得以體現。

而一邊書寫文字,一邊穩定注入咒力,又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時間一長,難怪我在夜裏忍不住昏昏欲睡。

難怪那些草包護符被當成禪院家品質上乘的東西。那樣簡單的東西,我學了足足一年才達到同等水平。

再一年,制作“草包”不在話下,為了繼續進步,我便把主意打到了“祝福的燭火”的發源地——

制作護符的僧人已然仙逝,但他書寫咒文的心得、以及未完成品還好好地保存在寺內。

“我也想為這個孩子,獻上‘祝福’。”

“想跟您再……”

我在同直毘人共處的夜晚,用手指摩挲他顴骨的曲線,一邊喘息一邊如是請求。

男人在這種時候總是很好說話,況且我制作的“咒具”都會被收入禪院家的禁庫,對他來說百利無一害。

清酒的甜香四處飄散,以粗糙的胡須蹭過嬌嫩的皮膚,埋首在我臂彎中的男人發出寵溺的輕笑:

“嗯?真是個好學的好孩子……”

“雖然請人有點麻煩,但可以啊,既然這是我們泉鳥的要求。”

“壬生寺”是京都地藏菩薩信仰的中心,歷史長達千年,還出過“新撰組”這樣有名故事,其地位並不比禪院家差到哪裏去。

可直毘人說到做到,果真為我把護符從寺廟裏請了出來。不僅如此,還搭上了下一代主持這樣尊貴的客人。

僧人的突然到訪令我那位年長的老師感嘆連連,古板嚴肅的面容上堆滿了笑意:

“哎呀,真叫人喜出望外!不是說著寺廟最近舉辦祈福活動,說還有兩日麽?”

“若是提前知道的話,我們一定叫專人去接您呀。”

和之前漠然觀景時散發出的疏離之感不同,這位僧人在交流時,語氣平穩、態度溫和,顯得十分平易近人:

“不必如此客氣,禪院家一直是寺廟尊貴的客人。而且主持大人和我也非常好奇‘天元’家小姐的結界術,所以事情一旦結束,我便快馬加鞭趕來了。”

男子生得皮膚白皙、眉眼清秀,垂首微笑的模樣好似雨後清新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