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賈三娘和妹妹賈六娘玩會兒後,便準備一道回聽雨閣。

從花園裏過穿廊走道,再過夾道,回到住的地方時。賈六娘的小手裏還緊緊抱著紙鳶。

比起賈六娘矮矮的小個子,蝴蝶紙鳶一下子被襯成大個子。

聽雨閣在寧安堂的西側院。寧安堂是隨國公府後宅裏,隆安郡主李氏這一位太夫人的榮養處。

打從第一代老隨國公過逝後,隆安郡主的日常就剩下撫育孫女,得著孫輩們承歡膝下的樂趣。

關於國公府的內宅大權,隆安郡主如今是不管的,一切全由隨國公賈道善的嫡妻賈趙氏管轄。

“啪。”一聲重重關窗戶的聲音響起來。

賈三娘和賈六娘一對姐妹的目光順著聲音望去,就瞧見聽雨閣內三間東廂屋的花廳窗戶被啪嗒一聲給關上。

“二姐姐,生氣了?”賈六娘伸一伸小胖手,拉一拉三姐姐的手。

姐妹二人一起回到聽雨閣後,立馬見著這陣仗,賈六娘有一點小小害怕起來。

“不怕,二姐姐與我們鬧著玩兒。”賈三娘伸手撫一撫六妹妹的小肩膀安慰。

“六妹妹剛才放紙鳶跑出汗,先回屋換一身幹凈的衣裳,春日裏也莫要受著涼氣。聽話啊,你先回去,過一會姐姐再去尋你玩兒。”賈三娘安撫一下六妹妹,又跟照顧六妹妹的奶嬤嬤說道:“全嬤嬤,你等趕緊侍候六姑娘回屋。”

“好好照顧你家姑娘。”賈三娘又叮囑一句。

“三姑娘放心,您吩咐的話,奴婢們一定謹記。”全嬤嬤趕緊回道。

全嬤嬤是六姑娘的奶嬤嬤,一家老小的前程全系在六姑娘身上,對於六姑娘是半點兒不敢怠慢的。

“讓廚房做些六妹妹愛吃的花糕送來,小孩兒一饞嘴就不會惦記旁的小事情。”賈三娘不放心,她又再叮囑一番道。

“奴婢一定仔細侍候六姑娘。勞三姑娘您多操心。”全嬤嬤陪著笑臉的回話道。

待全嬤嬤等人護著六姑娘回聽雨閣的西廂屋後,賈三娘往東廂屋去。

“妹妹來看望二姐姐。”人未到,聲先到。賈三娘笑語晏晏的說一句話,她聲音清脆,婉若黃鸝鳥唱歌一般的悅耳。

待賈三娘走到東廂屋的廊下,二姑娘這兒侍候的大丫鬟香棋和珍棋二人趕緊上前福一個禮。

賈三娘輕輕頷首,算是照一個面。

賈三娘往屋裏走,她當自個兒是屋主一樣自在。等一進屋後,賈三娘就瞧見花廳窗邊的小榻上正坐著一位年歲與她相當的少女。

少女穿著湖藍色的春衫儒裙,她容貌出眾,與賈三娘可謂是伯仲之間。端是贊一番春花秋月的妙,少女二人各有各的美。

這一位少女就是比賈三娘生辰大一個月的賈二娘。

隨國公府裏,去逝的第一代隨國公和隆安郡主膝下一共有二子二女。二子是嫡出,二女是庶出。

大老爺是第二代的隨國公賈道善。二老爺賈道仁在衙門當差,如今做著五品京官。

至於二位出嫁的姑奶奶,全部嫁給第一代老國公的麾下小將。大姑奶奶嫁到楊家,二姑奶奶嫁去樊家。

楊家、樊家皆在邊疆重鎮做官,京都與邊疆的路程太遠,見一面不容易。

大姑奶奶楊賈氏這些年裏孝心不斷,每一年的節慶壽辰都往國公府送禮。國公府不差這一點禮,回贈時肯定也給足出嫁的大姑奶奶楊賈氏一份公府出身的體面。

至於二姑奶奶嫁去樊家,如今往來少,主要是二姑奶奶樊賈氏早亡。這一位出嫁的賈家女不在了,她膝下又無嗣,賈家樊家這樣的姻親關系免不得淡薄下來。

隨國公府內的兩房人,長房賈道善生有四子二女,嫡出的大郎賈弘礽和二郎賈弘祝是一對雙胞胎,皆夭折。如今有一嫡女一嫡子,一庶女一庶子。

長房嫡女賈元娘,庶女賈三娘。嫡子五郎賈弘祐是朝廷冊封的國公府世子,庶子六郎賈弘祫比五哥小五歲。

二房賈道仁生有二子四女。庶女賈四娘和賈五娘皆夭折。如今有一嫡子一庶子,二庶女。

嫡子三郎賈弘禧,庶子四郎賈弘祿。庶女賈二娘、賈六娘。

聽雨閣的東廂屋裏。

“你來幹什麽?”一句話問來,二姑娘的語氣不甚客氣。二姑娘臉上在此刻還有一點點的小嬌蠻與小任性。

“來看望二姐姐啊。”賈三娘笑著回道,她是語氣和善,一派溫文爾雅的從容。

“是來看我笑話吧。”二姑娘冷哼一聲。

“二姐姐冤枉我了。”賈三娘捂嘴一笑後,又收斂笑容,回道:“自家姐妹之間哪有隔夜仇,我與二姐姐不過誤會一場。”

想到自己與面前二堂姐的矛盾,賈三娘也想撫額。

宏武十五年,元宵節賈二娘和賈三娘這一對姐妹之間發生一點小矛盾,賈三娘落水,生病養一場後,近幾日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