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4頁)

她做不到幫妹妹多少,起碼不能再讓顧家連累她。

她們爹娘也從沒放棄幫阿瓔尋找親生父母,甚至來北地時曾多次帶著那塊玉佩多方查找,若非他們早逝,或許已經找到了。

“阿瓔,不用掛念姐姐。”她看著顧瓔已然平靜下來,緩聲道:“你用銀子的地方多,咱們四房不缺這個,又有周伯幫你姐姐很放心。”

“顧家人裏,我瞧著唯有顧元青還算有些良心,若他執掌顧家,不會生出亂子來。”顧瑜細細的交代她的安排:“祖父老了,難免有糊塗的時候,當家人也是時候換一換了。”

向來溫柔的顧瑜,在說起這話時眉眼間的果決,頗有幾分她們爹爹的影子。

顧瓔擦幹了眼淚,像小時候一樣躺在姐姐的臂彎中。

“阿瓔,姐姐和爹爹娘親一樣,希望為自己而活,日子過得快樂。”顧瑜抱著妹妹,輕撫她如瀑的青絲,她聲音溫柔輕緩,仿佛跟記憶中娘親的聲音重疊。

顧瓔閉了閉眼,緩緩應了聲好。

***

八月十六,顧瓔跟姐姐過完中秋後,就搬到了定遠侯府,跟定遠侯並三位公子都見了面。

定遠侯不必多說,完全符合她心中關於戍衛邊關的將軍形象,他面容端肅、不苟言笑,很容易讓人心生敬仰。

定遠侯世子比顧瓔還要大一歲,因跟著他父親在邊關歷練,一直還沒定下婚事,如今在陸桓手下辦事。他甚少跟姑娘接觸,見到顧瓔時眸中閃過一抹驚艷,叫表妹時還有些磕絆。

二公子比顧瓔小三歲,英氣勃勃的青年叫顧瓔表姐倒是痛快,本來他還提出要背表姐上轎,卻被江氏瞪了一眼,立馬給叫住。

顧瓔肚子裏懷著皇嗣,可禁不起他粗枝大葉的折騰。

三公子更小,今年才九歲,當初江氏意外有孕,她已年近四十,聽人說這胎像極了女兒才留下,不成想又是個兒子。

好在他生得秀氣、聽說讀書極好,人也不想兩個哥哥愛舞刀弄槍,好歹讓江氏欣慰了些。

“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娘家。”江氏擔心顧瓔累,只在正廳寒暄了幾句,就陪著她回了院子。“有什麽需要的,或是宮裏有什麽事,只管告訴我。”

以定遠侯在軍中的位置,在儲君的事情上遲早要站隊,既是天子親自找上來,他們沒有拒絕的道理。

雖然顧瓔出身商戶,且又二嫁,可在天家面前,誰又比誰高貴?

天子想要擡舉誰,誰就能成為人上人。

“多謝姨母。”顧瓔大大方方的應下,既是決定進宮,也就不必再矯情。陸崇的好意,她自然要領。

“後宮中慶妃和靜妃俱是先帝指給皇上的,兩人都是出身世家,這些年在宮裏無功無過,慶妃家裏倒是有幾個出息的子侄。”

“容妃是太後娘娘的人,平日裏有肖似太後、溫良嫻靜的名聲,聽說在行宮時犯了錯被禁足。”

“余下還有幾個低品階的宮妃,家世不顯,有潛邸時就在王府了,還有兩個是天子登基後給了位份,沒聽說有特別出挑的。”

“太後娘娘不怎麽管事,天子後宮還算平靜,唯有選秀是太後格外上心的。”

江氏沒拿顧瓔當外人,將她自己知道的情況都如實告知,好讓顧瓔心裏有底。

近來有風聲放出來,說是定遠侯府要送姑娘入宮,已經有人來打探了,想來是天子和太後給了她高位分,有些人坐不住了。

如果初封就是妃位,等她再誕下皇子,簡直前途無量,難免惹人嫉妒。

“阿瓔,進宮後一切要多留心,平安誕下肚子裏的皇嗣才是最要緊的。”江氏遲疑片刻,還是多叮囑了一句。

皇上事前沒有聲張,只怕也是為了這個。顧瓔能懷上,說明皇上並不像傳言裏一般身體有恙,可宮中沒有孩子出生就格外耐人尋味。

如今顧瓔快四個月,胎兒也穩當了,自然能對外公布。

顧瓔神色鄭重的點了點頭。

“不過你是個有福氣的孩子,一切都會順利的。”江氏笑道:“等你生產時正值春末,天氣正好,聽說春日裏出生的孩子也聰明。”

顧瓔也微微笑了起來。

第二日一早,下人通傳說宮中來了旨意。

來傳聖旨的人是福寧殿總管梁正芳,由他親自來足以證明天子的重視。

定遠侯夫婦帶著顧瓔和三個兒子於正廳接旨。

因顧及著顧姑娘身懷皇嗣,梁正芳宣旨的語氣不覺加快了些,念完諸如“秉性柔嘉,持躬淑慎”等溢美之詞後,刻意停頓了下,道:“冊封顧氏為貴妃,賜封號為嘉。”

他話音未落,饒是定遠侯面上都露出驚色,不是妃位,直接是四妃之首的貴妃?

顧瓔同樣吃了一驚,她聽陸崇說給她妃位,以為跟慶妃她們一樣。

說完,他將聖旨遞到顧瓔面前,笑盈盈的道:“顧姑娘,請您接旨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