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凱旋

一場大戰過後, 襄陽古城滿目瘡痍 ,遍地焦土,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圍城之戰中,所受苦難最深重的還是老百姓。延和初年, 襄陽人口十萬戶, 如今十不存一,餓死者、戰死者不計其數, 勉強幸存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 每個人都餓得皮包骨,面容疲憊而麻木, 跪在殘磚瓦礫上迎接朝廷王師入城。

雷虎的屍體被打撈上來後,被延和帝下令當眾鞭屍, 首級割下來, 用石灰粉密封在盒子裏,帶往北京告祭祖廟。

他還為去世的襄王舉行了隆重的喪禮, 作七日七夜水陸道場,保佑他的魂靈早登極樂。

駐蹕襄王府時,沈如海發現了銅缸裏陳適的屍體,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將他的屍體火化了, 找了個清晨出城,將骨灰撒進漢水裏。

興許是江面上風太大,他不慎迷了眼, 兩行濁淚滾滾而落,這個年近半百的老頭子, 抱著骨灰壇,坐在岸邊蘆葦蕩裏放聲大哭。

忘記是哪一年了, 他從內閣下值回來,其時天色已晚,星鬥萬千,他熬了兩個大夜,累得兩眼昏花,昏昏欲睡,剛一下轎,卻見一人立在門口石獅子旁,手中拎著兩壇紹興黃酒,一簍子螃蟹,笑著說,來給恩師祝壽。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那是他最好的學生,他欣賞他的才華,憐惜他的身世,懂得他的理想,理解他的抱負,只可惜,世事偏不如人意,他終究是選了錯誤的那條路。

襄陽全境收復,與此同時,北方也傳來好消息,陸誠的長子率軍鎮壓陜西流賊,大獲全勝,各地流賊或剿或撫,基本上清掃完畢,首惡者殲滅,脅從的百姓遣散回鄉,一場民亂讓大晉江山千瘡百孔,但正如凜冬過後,必將迎來萬物復蘇的暖春,災難之後,總是孕育著蓬勃生機,天下終有一日會恢復太平。

國不可一日無君,延和帝不能在襄陽多耽,聖駕於五月初一啟程,取道宛洛,由邯鄲古道直趨入京。

來的路上為搶占先機,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一路上都是急行軍,一晝夜趕路二百裏,回程卻沒必要這麽著急,延和帝也不微服了,直接讓人打起天子龍旗,自己坐在二十八擡大轎裏,出則警蹕扈從,前呼後擁,一路從容而行。

天子過境,各省官員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各自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接駕,延和帝一開始還會入城歇腳,順便召見當地官員,考問政績,訪查民情,後來精神不行了,連轎子也懶怠下去,將一切事務交給懷鈺去辦。

就這麽且行且歇,聖駕抵京已經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後的事。

大軍一過蘆溝橋,便有首輔徐文簡率領六部九卿上千官員前來接駕,一路軍樂高奏吹吹打打,由永定門入城,其禮節之繁復隆重,也不須贅述。

王師凱旋,老百姓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雖然是京師腳下,但天子深居九重,他們也難得見一次皇帝,所以盡管一個個都跪在地上,但都竭力擡頭去看,或用余光去瞟。

延和帝坐在乘輿內,面容瞧不太清,太子卻是騎在白馬上隨行護送,只見他一身亮銀鎧甲,頭戴兜鍪,腰系繡春刀,端的是英姿勃發少年郎。

他在襄陽的戰績已經傳遍京城,誰能想到當初那個鬥雞走狗的小煞星,有朝一日會成長為像他父親一樣的戰神呢?他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樣子,也像極了當年戰無不勝的扶風王,直到這一刻,百姓們才真正認可了這位年輕的太子,他們發自內心地擁戴他,仰慕他,相信他將帶領大晉走向輝煌。

“陛下萬歲!太子千歲!陛下萬歲!太子千歲!”

老百姓的歡呼聲震寰宇,直到過了正陽門都聽得見。

延和帝掀起轎簾,見懷鈺一臉心不在焉,知道他是急著回家,歸心似箭,便道:“你先回府罷,不用陪朕進宮了,明日再來,帶上你妻兒一起,先去慈寧宮看望你皇祖母,你這不管不顧一走,老人家險些哭瞎了眼。”

“是。”懷鈺臉上有些羞慚。

“對了,”延和帝又說,“你府中下人被朕禁了足,回去跟他們說,禁令解了。”

“謝聖上。”

隊伍一分為二,懷鈺一行打道回府,剩余的繼續護送聖駕入宮,陸羨也被陸誠放了行,懷鈺邀他一起去王府吃飯,陸羨爽快地答應了。

二人並轡而行,來到一輛馬車旁,懷鈺翻身下馬,剛要擡手敲車窗,窗子就被人從裏面推開了,對上沈葭笑吟吟的一張臉。

他一愣:“你怎麽知道……”

“我聽見你的馬蹄聲了。”

沈葭雙手托腮笑眯眯道,經過懷鈺這些天的悉心照料,她的箭傷已經痊愈了,因為吃飽喝足,之前掉的那些肉也養回來了,臉頰豐潤,透著健康的光澤,時常讓懷鈺看得心癢癢,他伸手捏了捏她的臉,笑問:“兒子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