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唐詩心裏的疑惑其實比葛經義還多。

【瓜瓜, 怎麽回事,毛氏狀告關尚書很突然,一點征兆都沒有。】

瓜瓜:【不知道, 我也沒被屏蔽啊。】

那就奇了怪了, 唐詩趕緊往前扒,順便問瓜瓜:【毛氏今天狀告關尚書強迫她, 具體時間是什麽時候?】

瓜瓜:【前天晚上。】

唐詩趕緊找到前天晚上關潮的行蹤:【他前天晚上還真喝了酒,很晚才回去,在東側院的假山旁遇到了哭哭啼啼的毛氏。毛氏哭訴關興騰又在外面花天酒地,還沒回府雲雲,關尚書安慰了她兩句並表示會派人去找關興騰,然後就回了書房。】

【時間、地點、人物都對得上。幽暗的假山旁,半遮半掩, 毛氏又低聲啜泣,這很容易讓人誤會啊, 真真假假摻和到一塊兒, 難怪關尚書解釋不清楚呢。】

知道關潮未行不軌之事, 葛經義松了口氣。

他可不希望老友晚節不保。只是關潮的清白光他和皇上知道還不夠, 正所謂三人成虎,流言蜚語也是能殺死人的,如今京中的流言已經很難聽了,持續發酵下去還不知會傳成什麽樣呢。

至於官府出來澄清,給關潮清白更不可取。他們現在拿不出切實的證據,百姓反而會覺得他們這是官官相護。

所以當務之急是找出證據證明關潮的清白,偏偏這玩意兒最難找。男女之事, 女方處於天然的弱勢,若是一口咬定是關潮不軌, 他們也沒法證明其清白。

而且因為這事對女人的名譽影響更大,大部分人下意識地會選擇相信毛氏,畢竟沒人拿自己的名譽和下半輩子開玩笑。

葛經義思忖片刻,決定從關興騰入手:“皇上,還有一事,微臣甚是疑惑,關尚書的侄子從小喪父,母親改嫁,是關尚書將他撫養長大的。他為何要站出來指認關尚書?正是因為他的指認,讓不少人覺得關尚書有罪。”

畢竟是親侄子,他的話在大部分吃瓜群眾看來要可信得多,因此更加沒人相信關潮是無辜的。

天衡帝睨了葛經義一眼,哪是問他這個皇帝啊,分明是在套路旁邊那只縮頭烏龜。

關潮執掌戶部,今年戶部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這個時節又處於青黃不接之時,關潮不能有事,不然很多計劃都要擱置。

因此沒有猶豫,天衡帝就很配合地說:“這個關興騰確實可疑,派人好好查查,看看他到底是大義滅親,又或是這其中另有隱情。”

他們倆這番話果然勾起了唐詩的興趣。

唐詩邊翻八卦邊跟瓜瓜嘀咕:【說到底,要麽是因為利,要麽是因為仇。不過關尚書倒了對關興騰沒什麽好處啊,至於仇就更不至於了,兩人可是親叔侄,難道他親爹是關尚書殺的?】

瓜瓜都沒唐詩的腦洞給嚇了一跳:【宿主,沒這回事,你看這裏就明白了。】

唐詩看完後直接無語他媽給無語開門,無語到家了。

【關尚書這麽精明的人怎麽會有如此愚蠢的侄子?基因真是個神奇又玄妙的東西啊!那毛氏哭哭啼啼幾句說自己被欺負了,他竟然就信了,然後跟著毛氏氣憤地跑到衙門狀告關尚書,這可真是個好侄子啊。】

【他的智商呢?就這麽喜歡往腦袋上戴綠帽嗎?】

瓜瓜:【其實他不傻呢。宿主,你知道他怎麽娶到的毛氏嗎?】

唐詩催促:【瓜瓜,你別賣關子了,趕緊直接說,我懶得往前翻。】

瓜瓜:【六年前,關尚書奉先帝的命令去了一趟江州公幹。正巧關夫人的母親七十大壽,關夫人便攜了孩子跟關尚書一同回了江州給母親過壽,關府就只剩關興騰這一個主子。】

【正巧關興騰結識了毛氏,毛氏出身七品官宦之家,長相漂亮,俗話說低頭娶媳婦,擡頭嫁女兒,毛氏有條件嫁個門第高一些的人家。但毛家從外地進京沒幾年,毛父又是個武將,他們家沒有門路,想要高攀也不是很容易。】

【因此得知關興騰是上尚書府的大公子後,毛氏非常滿意,很快就跟關興騰打得火熱,怕關興騰變卦,她還去了關府好幾次,兩人的事在毛氏娘家以及附近鄰居親朋中都傳開了,都知道她要嫁進高門了。】

【就在這時候,關夫人從江州回來了,正巧碰到毛氏在關府,兩人一打照面,毛氏才弄清楚關興騰的身份,直接傻眼了。】

唐詩都無語了:【這簡直是一對臥龍鳳雛。她該慶幸關興騰好歹是關尚書的侄子,要是個管家的兒子,她哭都沒地方哭去。】

瓜瓜:【可關興騰不是個讀書的料,考了十幾年都沒考上秀才,眼看實在不是讀書的料,關尚書給他在戶部弄了個差事,九品的芝麻小官。這比毛氏父親的官職還低,而且因為沒有功名關興騰升遷也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