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在葉嘉的印象裏,姥爺一直是個精神矍鑠、身體倍棒的小老頭。

今年已經六十多歲高齡了,年初拜年的時候,姥爺還能早起遛彎散步,去公園裏頭打打太極拳,晚上吃飯配點小酒,日子過得逍遙又自在。

葉母是個講究人,很關注家裏人的身體健康,年年都會帶家裏人一起體檢。姥爺身上小毛病不斷,高血壓高血脂,需要定期復查。

他性子又犟,一定要住在鄉下老家。這些年一直是舅舅家照顧他,這次姥爺突然暈倒,被送到縣城醫院,葉母已經緊急請了幾天假,飛速趕往縣城,也是在路上給葉嘉打的電話。

接到電話伊始,葉嘉便開始準備回家的事宜。

小縣城不比榕城,沒有直達高鐵票,沈知韞正在假期,便決定開車回去。

兩人匆忙吃完中午飯出發,一路上天色昏沉,駛出海市範圍內後,遠方陰翳的雲層緩緩散去,天空稀薄、陰暗,卻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

大眾車內,葉嘉決定到下個服務區跟沈知韞換著開車。

他的駕照是高考結束那會兒拿到手的,到現在也有三年多了,再加上身邊有個熟手,上高速是沒問題的。

坐在副駕駛上,葉嘉眉心緊蹙,眼底憂慮不減。

沈知韞看了他一眼,無聲加快車速,“嘉嘉,別擔心,現在爸媽還沒打電話過來,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葉母的電話還是上午十點打來的那一通,如今已經快下午一點。葉嘉控制著自己想要打過去電話的沖動,點了點頭。

榕城離海市不算遠,開車五個多小時就能到。只不過姥爺現在在榕城下屬的安清縣裏,還得開半個多小時的車。

剛踏上通往安清縣的省道。

葉嘉便接到葉母打來的電話。

電話那頭,葉母聲音疲憊,“嘉嘉,你們到哪兒了?”

葉嘉看了眼導航:“我跟知韞哥已經到榕城了,現在正在往縣裏去。媽,你們是在人民醫院嗎?”

“對,人民醫院。你們都走到榕城了?”葉母無奈道,“我還想著你們要是才過半截,就讓你們回去呢。你姥爺沒事,來醫院又是驗血又是CT,做了一大堆檢查,最後醫生說你姥爺是疼暈的。”

葉嘉:“?”

葉嘉:“什麽?疼暈的?”

他手機放的免提,一旁的沈知韞也挑了下眉,手指輕輕敲著方向盤,看過來。

葉母沒好氣道:“對,你姥爺那個膝蓋磨損的嚴重,叫什麽半月板吧,都快磨沒了,膝蓋裏頭的骨頭互相蹭著,醫生說得做手術,具體怎麽做得等明天掛專家號再看看。你要是跟知韞已經來了,就來醫院一趟吧,你舅舅小姨他們都在這,也來打個招呼。”

膝蓋磨損,聽著就比腦梗或者心梗輕一些。

葉嘉有些哭笑不得,聽葉母話裏話外的意思,姥爺忍痛已經忍了不知多久了。

這小老頭犟了一輩子,要不是這次疼暈過去,還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知道他膝蓋的問題。

-

安清縣人民醫院內。

七點半的天空低垂,住院大樓裏人聲喧雜,大廳燈光開的很亮。

冷風打著卷,吹起地上的枯枝爛葉。葉母掛了電話,擡頭,小路上正走過來兩個人。

為首的是燙著羊毛卷發型的小姨,小姨坐著葉家的車一塊來的醫院,知道姥爺沒什麽大毛病後,就張羅著出去買飯。

姥爺這手術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做,總之不能吃發物,她幹脆全買的粥,自己拎著五六碗粥,後頭舅舅跟著她,手裏則是幾盒小炒菜。

跟兩姐妹比起來,舅舅葉廣平五官端正、性格憨厚。

身為家中長子,舅舅學習比不過大妹妹,人情世故比不過二妹妹,初中畢業就不上了,去廣東打工的時候學了門手藝回來,現在在集鎮上開了家修車店,日子過的平平淡淡。

小姨眼尖,看見葉母掛電話的動作,“姐,給誰打電話呢?”

葉母接過她手頭的粥,“還不是嘉嘉那孩子,他擔心他姥爺,已經跟知韞到榕城了,馬上就能來醫院。”

小姨一愣,“知韞也來了?”

“自家人,”葉母語氣挺淡,“過年那陣子也沒讓知韞坐下來跟你們吃頓飯,這趟順便見見。”

這就自家人了?

小姨心中嘀咕,過年那會兒葉嘉草草率率的結了婚,葉母比誰都不高興,連帶著葉父被診斷出是誤診後,葉家一直雞犬不寧到葉嘉去上學。

現在才半年,葉母就真心認這個兒婿了?能被葉母這麽眼高於頂的人納為自己人看待,這個沈知韞也算有點能耐。

小姨心裏思索著,把剩下的粥全遞給葉母,“行,那到時候見見。這倆孩子來應該也沒吃飯,我再去買兩碗粥回來。”

“我去吧。”舅舅憨厚的笑著,插了話,“倆大小夥子胃口大,又開了一天車,一碗粥肯定吃不飽。我看對面小餐館有賣盒飯的,兩葷一素還配湯,這個頂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