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

-

節目第三期的素材錄制完畢,進入繁忙的後期剪輯階段。

蘇雲柔和司朗沒有再來過節目組。

他們只打算在組內待一期,博得知名度後立刻轉入各自熟悉的領域,繼續當主持人,因此連敷衍的表現一下都不願意。

葉嘉本以為連安笙也是來蹭個資歷的,沒想到連安笙居然兢兢業業地全程跟了下來。

他在組內寡言少語,沒添過麻煩。郝悅私下跟葉嘉說過,要是電視台所有關系戶都有他一半老實,那李明知也不用操心節目呈現效果了。

第三期節目準時準點於周六晚八點,在衛視台播出。

網絡頻道則延後一天。

於周日晚八點上線。

第三期節目一經播出,已經成為自來水的觀眾們自發追更、評論。各視頻軟件博主也經此題材啟發,創造出不少衍生作品。

-[現在的廟會居然還有捏面人,我記得小時候的面人是蒸出來的,還能吃。]

-[唐先生創作的是藝術品,為了持久的保存,采用了一些工藝,跟捏面人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

-[話說下一期還會做非遺主題嗎?我們廣省下個月也有廟會,廟會上會表演非遺舞火麒麟哦~超震撼的!]

通過《人生如歌》的影響力,大眾也開始了解越發多的非遺種類。

除了眾所周知的京劇、昆曲、書法等等,諸如朝鮮族農樂舞、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這種獨具民族特色的非遺也漸漸走入大眾的視野。

當然,網友們討論正事之余,又充當起樂子人,探尋那位名叫葉嘉的記者的一舉一動。節目播出兩天後,一則視頻悄無聲息的火了。

視頻只有短短一分鐘。

點開後,是商賈雲集的廟會現場,周遭很熱鬧。路邊一個小攤子前站著三個幼崽,幼崽甜甜的牽著手,好奇的站在面塑攤位前,盯著上面栩栩如生的作品。

現場人聲鼎沸。

不時有路人從鏡頭側面經過,背景做了些許模糊化處理,使得眼前的畫面更加突出。

點開這則視頻的網友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這視頻在做什麽,拍三個可愛的小孩子他們當然喜歡,但為什麽要打上人生如歌的tag。

下一秒,鏡頭前忽地響起一聲輕輕的笑。

聲音溫潤柔和,收音設備十分敏銳地錄入他微微上揚的尾音,“可以拿哦。”

青年刻意壓低了音調,格外的溫柔,哄著三個有些怯怯地幼崽,“但要小心一點,不要碰碎了。”

三個小家夥很有禮貌,齊齊奶聲奶氣的道:“謝謝哥哥。”

鏡頭後的人被逗笑了,笑聲更輕,仿佛是知道自己在拍攝,所以沒有再說話。

但下一刻,在其中一個小家夥拿起面人,張口去咬時,他頓時一驚,溫柔的聲音不由提高,“誒,寶貝,不可以吃——”

視頻到這裏便結束了。

畫面戛然而止,那聲寶貝仍徘徊在眾人耳邊,如羽毛般撩過人的耳膜,帶來酥酥麻麻的癢。

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

評論井噴似的暴漲!

-[一分鐘,我要視頻小哥的所有資料!]

-[十年cv圈老聽眾不請自來,這位八成就是小葉記者!!!]

-[音質簡直一模一樣,靠!第一期小葉記者主持的時候對咱們可冷冷的,淚目,二十二歲的寶貝就不能是寶貝了嗎?我要鬧了!]

-[點我主頁,‘寶貝’純享版已剪輯(奸笑.jpg)]

……

外界輿論的變化第一時間被節目組捕捉。

電視台身為當前最快的信息傳輸通道,老大哥依舊是老大哥,哪怕如今數字電視比不過網絡,但只要對方還存在一天,各網絡平台都要賣幾分面子。

隨著三期節目質量的穩步提高,《人生如歌》已成為當下最火的紀錄片,網絡平台播放量每期都過億,流量龐大可觀。

外界無數投資商蠢蠢欲動,希望能分一杯羹。若不是有華騰集團這頂大樹蔭蔽,組內現在各方勢力估計已經鬥成一團。

所有人都能預料到這档節目未來會迎來怎樣的輝煌。

令大家心情微妙的是,節目紅利過多的傾斜向了一個平平無奇、空有美貌的記者。

蘇雲柔和司朗自然也吃到了紅利。

微博漲粉數十萬,小小的吸了波粉。

他們本想拍完一期節目就走,現在也不想了。一期節目就漲粉十萬,要是多來兩期……

郝悅懶得猜他們在想什麽。

她自認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當天便手腕強硬的向外界發出訊號,《人生如歌》自此不會再接受任何臨時組員。

訊號發出的第二天,她便接到一通來自台內高層的電話。

高層很不滿意的她的做法,要求她繼續讓蘇雲柔和司朗幹下去,“你知不知道這期節目的收視率漲了多少!小蘇和小司都有固定的觀眾群體,安排他們去你們節目組是給你們便利,你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小郝,你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