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孫子開口

“娘娘,我也知道你說的話有道理,可弘昱畢竟是我差點丟掉一條性命才艱難生出來的孩子,下午我將包在繈褓裏的他送到延禧宮中交給惠妃娘娘撫養時,不瞞你說,聽著他弱聲弱氣像個小貓崽子一樣的哭聲,我覺得呼吸都難受,走到你這毓慶宮了,還隱隱約約似乎能聽到那孩子在身後哭呢。”伊爾根覺羅氏眼圈通紅,淚流滿面的哽咽道。

“唉,大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瓜爾佳氏聞言嘆息一聲,忙從身旁的宮女手中接過幹凈的帕子遞給坐在對面的大福晉擦眼淚。

弘晞越聽越困惑了,好端端的惠妃咋養起孫子了?

在接下來的一炷香時間裏,支棱著小耳朵認真聽的弘晞就搞明白了,原來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大伯家又鬧出事情來了。

同他一樣早產出生的弘昱堂弟,身子骨沒有他長得結實,禁足期快結束的惠妃娘娘就特意派人給他們汗瑪法遞了個口信,表示她希望可以親自撫養嫡孫,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太醫勤加照看弘昱堂弟的身子,另一方面也能彌補當年大伯胤禔一滿月就被送到宮外撫養,對惠妃造成的遺憾。

兩個強大的理由成功說服了他們汗瑪法,今日一大早惠、宜、榮三妃剛解除禁足,惠妃娘娘不顧天上飄著雪花,就火急火燎的給宮外傳信,午後讓大伯母進宮一趟將弘昱堂弟給送到延禧宮裏撫養。

大伯母這也是剛從延禧宮裏過來不久。

聽完這個瓜,弘晞的臉上立刻露出了“老爺爺、地鐵、手機”的離譜表情包。

不理解,他真的不理解,在這規矩森嚴的清朝宮廷裏,若是妃嬪因為位份低微不能撫養自己的親生孩子就算了,眼下惠妃卻直接另辟蹊徑的把孫子也抱到膝下親自養育了。

明明當年她就親身體會過了母子分離,一個養在宮外,一個住在宮裏,高高的紅色院墻分隔開母子二人是一件多麽痛苦的事情,但她偏偏還這樣幹了,將當年自己嘗過的苦楚再次施加在任勞任怨的兒媳婦身上。

看著伊爾根覺羅氏悲傷的模樣,弘晞下意識就往他額娘懷裏鉆了鉆,心中五味雜陳。

作為前世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雖然祖父母對他極好,但在年幼無知時,他日日夜夜都坐在大門口期盼著他的父母可以常回大學家屬院裏看看他。

然而沒有希望,就不會生出失望。

上輩子,他父母為了各自的事業、彼此正溫馨的新家庭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接手撫養他,而大伯母卻是明明舍不得自己孩子,但懾於這個時代的孝道與權勢不得不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婆婆養。

嗐,老天保佑,還好他這輩子的額娘與阿瑪身份足夠尊貴,自己也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起碼現階段,是沒有人敢在明面上惹他們毓慶宮的。

窗外的雪下得愈發大了,呼嘯的寒風卷著雪粒子噼裏啪啦的敲打在木制的窗欞上。

兩個妯娌又聊了一會兒,眼看著窗外天色越來越昏暗,快到儲君回東宮的時間了,伊爾根覺羅氏就頂著通紅的眼圈起身告辭離開了。

瓜爾佳氏抱著懷裏的兒子將大福晉送到大廳門口。

母子倆目送著伊爾根覺羅氏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雪地上,太子妃搖頭嘆了口氣,她將自己放在了大福晉的位置上思考,一時之間鋪天蓋地的憋屈與心酸盡數湧上心頭,半晌無言。

不得不說,聽完今日的事情,弘晞對尚未謀面的惠妃生出了一絲忌憚,同時也對小弘昱生出了一些同情。

想到歷史上這位堂弟剛剛二十歲出頭就英年早逝了①,弘晞無意識地吃著自己的小胖手,琢磨著若是以後這個小堂弟的性子不惹人討厭的話,等到他們見面了,他這個偽小孩會對小弘昱友善些的。

……

十月結束,剛剛步入十一月。

宮裏的皇三代中又添了一個哇哇大哭的小奶娃。

住在南三所的三福晉董鄂·花妍在風雪天裏順利誕下了一名哭聲響亮、兩條小短腿蹬得很有勁兒的小阿哥。

與早產的兩個堂哥不同,三阿哥的嫡長子是足月生產的。

剛結束禁足不久的榮妃馬佳氏高興的給在三阿哥院子和鐘粹宮中當差的宮人們多賞了一個月的月俸。

等臘月初,三阿哥的嫡長子滿月那日,康熙大手一揮給自己的第三個嫡孫,賜名“弘晴”②。

但與銜玉而生的弘晞、以及體弱難養的弘昱比起來,沒有什麽明顯特點的小弘晴,關注度就顯得相對有些低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

臘月底,已經滿半歲大的弘晞在張太醫的建議下,開始添加輔食了,除了照常喝奶外,每頓還要吃一小碗滴了香油的魚肉糊糊。

看著嫡長孫不用人哄、脖子上系好淺藍色的飯兜兜,就開始香噴噴的吃起了自己的糊糊飯,小小一個奶娃娃竟然不挑食,肉、蛋、菜全都吃的乖巧模樣,使得何柱兒忍不住回想起當年一歲多的太子殿下吃飯時的大陣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