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姐妹閑談

身處封建皇朝的紫禁城,帝王的話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風向標,更別提,今日聖上回宮,上到住在東、西六宮的嬪妃小主,下到待在皇宮犄角旮旯處辦差的宮人們全都明裏暗裏關注著聖上的動態。

等精神有些恍惚的眾臣紛紛告退,臉上帶笑、走路生風的康熙也抱著大孫子帶著一眾表情各異的兒子們邁著流星大步,從午門進入了皇宮。

“好聖孫”三個字也宛如夏日裏帶著燥熱之意的狂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席卷了整個紫禁城,這短短三個字給住在皇宮裏的人帶來的震撼不亞於康熙十八年發生的特大地龍翻身。

膝下有子的惠、宜、德、榮四妃仿佛被迎頭敲了一悶棍般,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呢,眼前就開始陣陣發黑,險些眼皮子一翻身子軟軟的暈倒過去,不過細究之下,究竟是被這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給險些驚暈了,還是氣暈了,這就說不準了。

只見東邊延禧宮正殿大廳裏換了一批新的茶壺杯盞,榮妃的鐘粹宮中也廢了幾條精美的蠶絲手絹,向來穩重的德妃烏雅氏這次也“一不小心”失手打碎了自己珍愛的琉璃手鐲。

比起這三宮鬧出來的動靜,住在西六宮的宜妃則顯得消停多了。

午時初,宜妃郭絡羅氏慵懶的斜著倚靠在自己翊坤宮正殿大廳的軟榻上,沖著自己以寡婦身份入宮的庶姐——郭貴人①悠悠感嘆道:“長姐,上一個被記載在史書上的好聖孫,還是前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啊。”

坐在雕花圈椅上、手捧香茗的郭貴人聽到自己嫡妹的感嘆,也想起了明朝的事情,不禁笑著接話道:

“可不是嗎?前明的宣德皇帝出生的那晚,還是燕王的永樂大帝正被建文帝手段狠辣的削藩逼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呢,恰好睡覺時就夢見自己已逝的老父在睡夢中遞給他了一個象征著權力的大圭,還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②,這個喜兆當即就把燕王給驚醒了,抱著自己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嫡長孫喜不自勝,下定決心開啟自己的大業,為燕王一脈的子子孫孫留條後路。”

“後來燕王成功了,在立儲這個關鍵問題上,比起性子仁善、身體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熾,他明顯更偏愛他的嫡次子——漢王朱高煦,如果不是大學士解縉在這個時候一句‘好聖孫,可旺大明三代’的話③,穩住了明仁宗屁股下搖搖欲墜的儲君之位,仁宗皇帝能不能順利登基,還是一回事兒呢。”

“可不是嘛!”宜妃聽完郭貴人講述了“明朝好聖孫”的始末,也來了興致,她邊說邊直起身子,不遠處透過紗窗照射進來的金色太陽光,灑在郭羅絡氏的身上,她漂亮有神的桃花眼中晃動著細碎的亮光,看著住在偏殿的郭貴人壓低聲音道:“長姐,如今這情形,我越看越覺得像明朝那爺、子、孫三人故事的重演了。”

“太子身為嫡子,本就被萬歲爺所偏愛,如今那位膝下還有一個更加受寵的‘好聖孫’了,東宮的實力倒是越來越強了啊。”

郭貴人點了點頭,也認同的附和輕聲道:“若嫡長孫的身份再往上面升一升,那東宮兩位準繼承人,即使大的棋差一招,還有小的做替補,我看其他人能爭的機會就變得更小了。”

空空蕩蕩的正殿大廳裏,唯獨姐妹倆人相對而坐。

聽完郭貴人聲音極輕極小的分析,宜妃臉上的表情變換莫測,而後她又像是沒有骨頭般,懶洋洋的重新倚回了自己軟榻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摸著自己剛用鮮艷的丹蔻做好的漂亮指甲。

原本宮中四對大小姐妹花,大、小赫舍裏氏,大、小鈕祜祿氏,大、小佟佳氏,比起這三對出生滿洲顯赫大族的姐妹花,她們出自包衣的大、小郭絡羅氏姐妹倆就顯得家族實力偏弱了,可如今時過境遷,她連生三子,自己庶姐也好福氣的生下了一兒一女,雖說她的幼子小十一已經沒了,庶姐的小阿哥更是沒有活到序齒就不幸夭折了。

但身為聖眷優渥的寵妃,宜妃膝下不僅有兩個成年的皇子,還有一個胸有大志的外甥女——四公主恪靖,若說郭絡羅氏對太後之位沒有一丁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她心中抱有野望,但想了想她那早已被太後娘娘養廢的長子——五阿哥胤祺,以及從小就偏愛黃白之物,整日只喜歡跟在老八屁股後面打轉的次子——九阿哥胤禟,宜妃不禁有些意興闌珊的嘆了口氣,聲音低如蚊蠅振翅:

“去年儲秀宮眼線那事兒倒是讓東宮那邊誤會,與咱們生出不必要的嫌隙了,聽說嫡長孫的一張小圓臉與太子殿下幼時長得有六、七分像,以後倒是可以趁著太子妃抱嫡長孫去永壽新宮中給太後娘娘請安時,我也動動腿,跑去那邊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