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田間豐收

又過了兩日, 京城中熱浪滾滾,康熙也收到了南邊送來的收割水稻的報喜折子。

繼上個月中旬,農戶收割完京郊試驗田的成熟麥子, 稱重後, 發現畝產九百斤, 比大清往年的畝產量要高出三倍的喜訊後。

南邊雜交水稻的畝產量竟然也達到了千斤往上,創造出了根本不可能在大清實現的高產量。

隨著折子一起送到宮裏的還有幾穗沉甸甸的飽滿稻谷,康熙又將兒子們與大孫子喊到了乾清宮前殿大廳裏,父、子、孫三代人坐在圈椅上傳閱著看完折子、欣賞成熟的稻谷。

各個激動的臉色發紅。

四貝勒胤禛最先忍不住對著康熙拱手開口道:

“汗阿瑪,咱們一定要下大力氣研究這雜交水稻了, 後世的農學家們真是太令人敬佩了!簡直就是神農在世,竟然能研究出這般高產量的糧種, 怪不得後世人不缺糧食吃,人口數量那般繁榮呢!”

其余皇阿哥們去過後世的,與沒去過後世的,都紛紛點著頭,表示附和。

坐在他阿瑪身旁圈椅上的弘晞也看向那飽滿的稻谷, 眼神發亮地對著坐在主位圈椅上的康熙奶聲奶氣地說道:

“汗阿瑪,袁老千古!科學家們才是最應該讓民眾敬佩的人!”

“努努爺爺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聽到奶團子鏗鏘有力的堅定小奶音,幾個去過後世的大男人也想起了當時在農貿公司買種子時,了解到後世農業科學家的種種事跡, 真是一群了不起的神農啊!

康熙捏著手中的稻谷, 連連點頭贊同。

他擡起頭將在場的兒子們瞧了一圈,最後將目光凝到了小十五身上。

他對每個兒子的未來發展都有個大致的定位, 太子是繼承人,其余兒子們都是輔佐太子的賢王。

瞧見這些後世的種子後, 康熙覺得必須得將農學往深裏發展,由一個皇子來深耕,小十五的年齡小,未來完全沒有上位的可能性,但他是個細心、愛鉆研的小孩兒,與東宮的關系也親密。

“來,十五來朕這兒。”

康熙對著小十五招手道。

十五阿哥頂著哥哥們羨慕的眼神從雕花圈椅上站起來,來到康熙身旁,一臉好奇地詢問道:

“汗阿瑪,您喊十五有何事嗎?”

康熙將拿在右手裏的稻谷遞到小十五跟前,一臉認真地詢問道:

“十五喜歡這稻谷嗎?”

胤禑低頭瞧了一眼稻谷,眨了眨眼睛,笑呵呵地說道:

“喜歡!”

“那朕以後就把研究大清高產糧種的差事交給十五了,十五現在年齡小,先按照階段把數理化的教材學好,等再大些就同農事官們一起鉆研農學,勢必要讓我大清在未來也能研制出這種雜交水稻,十五能做到嗎?”

“嗯嗯!”

小十五立刻點頭如搗蒜,五歲的孩子正是思想天馬行空,認為自己長大後無所不能的自信年齡段。

雜交水稻不能留種,康熙笑著伸出左手摸了摸十五兒子腦袋上的瓜皮帽,又將右手裏的水稻遞給了小胤禑,示意十五阿哥回到自己座位上了。

弘晞看著他興高采烈的十五叔,也不禁咧嘴笑了,他汗阿瑪這也是給他十五叔找了個穩妥的後路,未來無論是誰登基,憑著他十五叔鉆研的是農學,哪個哥哥都不會動自己這個弟弟的。

胤礽同樣一臉欣慰的瞧著幼弟,他也覺得小十五鉆研農學不錯,自己的兄弟們沒有一個是腦袋笨的,小十五也是很有韌勁的,保不準十幾年後,大清就能出現一個年輕的農業科學家了。

“這兩日京郊試驗田也開始收夏土豆了,紅薯種的晚還得再過一個月才能拔出來瞧,等明天下午咱們去試驗田裏看一看。”

康熙用指尖敲打著圈椅扶手,語氣中包含著濃濃的期待。

“是,汗阿瑪/汗瑪法。”

眾位皇阿哥們與弘晞也期待的笑道。

豐收總是讓人欣喜的,更別提今年這種從未在大清出現過的大豐收了。

翌日,天空略微有些陰沉,雖然沒有明晃晃的大太陽,但卻是悶熱悶熱的。

午時末,用罷膳食。

康熙又帶著兒子們與大孫子出宮來到了京郊試驗田裏。

麥子收割完後,農戶們就將玉米種子種在了麥地裏。

如今過去了一個多月,玉米種子早已破土,長出來了十幾公分高,玉米幼苗宛如一排排、一列列整齊的綠色小護衛一樣,生長在黃色的短麥茬裏,隨著燥熱的夏風輕輕搖擺。

農事官與老農們的皮膚比上次所見時更加黑了,但臉上的笑容卻比驕陽還要熱烈。

他們雖然早就猜到今歲的麥子產量絕對不會低,但也未曾想到竟然會畝產達到近千斤這般高。

康熙等人瞧了瞧玉米的長勢又隨著農事官與老農們去菜地裏看了看辣椒、番茄與各種各樣的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