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放開東北

即便康熙父子們已經在乾隆朝看到弘歷用十八年做出來的有效旗人東遷結果了, 眼下八旗子弟們的數量也沒有乾隆當政時期多,可真的想要將東遷之事落到實處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康熙、乾隆兩朝相隔了兩代人的時間,面對的大清國情也是不一樣的。

如今擺在首位的關鍵問題就是究竟要把康熙朝的旗人們遷到東北哪片地方才合適?

康熙站在用松木制作的大清全境輿圖跟前, 見到了弘歷擱在奉先殿的秋葉海棠地圖, 再瞧著面前的輿圖, 他心中就有些不太得勁兒了。

上躥下跳、虎視眈眈發動東侵戰爭的噶爾丹雖然已經被他滅了,可漠西還未完全收拾掉呢。

倭國現在還不是倭州嘞,眼下的大清輿圖沒有乾隆朝的全境輿圖完美。

作為一個八歲登基,十四歲就扳倒不可一世的鰲中堂,從權臣夾縫中艱難成長起來的雄主, 康熙可是太稀罕自己孫子的秋葉海棠了!

他摩挲著玉扳指仔細打量著東北老家的廣袤領域,這片土地雖然氣候冷, 但確確實實是片寶地,北接沙俄、東連朝鮮,礦產資源豐富,黑土地是難得的肥沃土壤,港口也頗為便利。

沙俄缺港口, 眼饞他們滿洲人的老家不是一天兩天了,一想起來在後世時瞧見晚清那些不肖子孫們與沙俄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崽賣爺田不心疼,割讓給毛子們的大片領土中包括重要的港口,使得後世東北之地的經濟發展都緩慢了, 以及那心腸大大滴壞的倭國人在龍興之地上做下的慘無人道、喪盡天良的種種惡事, 康熙心頭上就湧起陣陣無名火,恨不得大清水師就像雨後竹筍似的“唰”的一下子變得豐盈起來, 也好開著配有火器的戰船迎著海浪去將倭國這個禍患給早日收拾了!

插在自己長輩們中間的弘晞也仰著腦袋看著輿圖,感受到皇帝爺突如其來的憤怒, 不禁疑惑的瞧了自己汗瑪法一眼,隨後又將注意力移到了輿圖上,邊看著輿圖邊與記憶中的“雄雞”做對比,不得不說看著眼前未被割掉的廣大領土,小家夥心裏可是太舒坦了!眼睛亮晶晶的,腦海中滿滿都是立體聲環繞的陜西話:“額滴!額滴!全都是額滴!”

祖孫三代人對著輿圖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從黃昏時刻一直說到黑蒙蒙的夜色爬上來。

直至眾人說得口幹舌燥,瞧輿圖瞧的眼睛都發酸了。

誠郡王不禁眨了眨幹澀的柳葉眼對著老父親最先開口諫言道:

“汗阿瑪,兒臣左看右看也覺得弘歷選的地方確實是最恰當的東遷安置區了,後世冰城乃為黑龍江的省會,此地作為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有咱先祖們的文化,這地方又處於東北平原適合屯耕,在地理位置上又比盛京更偏北,若在未來將冰城發展建設好了,咱們大清的東北門戶就是牢牢守住了。”

誠郡王話音剛落,胤禔也跟著用手指著輿圖邊緣的港口,荔枝眼放亮光的大大咧咧道:

“汗阿瑪,老三說的話兒臣贊成,不過兒臣也覺得單單建設黑龍江也不夠呀,再往北去些的地方也很重要啊!您瞧瞧咱們老家這出海口多好啊,只要把老家的港口保護好,大清的水師、海貿也不用都擱在南邊發展了,北邊的經濟必然也能借著海貿繁榮起來。”

聽著兩位哥哥的話,老四不禁有些心虛的擡手摸了摸鼻子,在別的時空中,“他”給沙俄割地了,在“他”的後代手中丟掉的領土更多,在領土方面他永遠都有錯。

他忍著腳趾扣鞋底的羞恥,頂著面無表情的俊臉,輕咳兩聲跟著道:

“汗阿瑪,您若以後想要騰出手收拾倭國,兒臣覺得咱們從東北派兵出發就挺便捷的,還能作為大後方很快補給糧草呢。”

難得老四說的話能引起老十四共鳴了:

“汗阿瑪,您快些將老家的水師給建起來吧,再過幾年,等兒臣長大了就帶兵出征去把那不老實的小島國給您搬回這輿圖上!”

聽著四個兒子側重點不同的話,康熙心裏不禁熨帖極了,覺得每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不愧是他用嚴厲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優秀皇子啊,字字句句都說到了他心坎上。

不過一直沒聽到自己寶貝兒子開口,他不禁有些納悶的看向胤礽出聲詢問道:

“保成,你是怎麽想的?”

聽到老父親開口喊自己了,目光一直在全境上掃視的太子爺也將注意力從輿圖上收了回來,看向康熙蹙眉道:

“汗阿瑪,兒臣覺得單單將閑散旗人往東北遷還不夠,不如您直接放開東北的移民政策吧?”

“什麽?”

眾人冷不丁聽到太子爺這跑偏了的提議,不禁全都驚得瞪大眼睛懵了。

胤礽抿了抿薄唇,一臉認真地對自己老父親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