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摳門皇帝

沒一會兒, 乾隆就睜開了眼睛,他靠在自己父親身上,胸膛上下起伏不斷, 用右手指著電腦屏幕上嘉慶皇帝身穿明黃色龍袍的老年富態畫像, 嘴裏不絕聲的怒罵道:

“真是虎父出犬子!庸才!庸才啊!”

“汗瑪法, 朕都想不通,若是在別的時空中就算了,這輩子自從朕知道未來後就把永琰手把手帶在身邊親自教養,把他當成儲君栽培了這麽多年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就算是根鐵棒都能磨成針了, 他怎麽做皇帝了腦袋還是這樣簡單呐!”

“他也不看看您當初年少時是怎麽與四大輔臣周旋的,怎麽忍辱負重智擒鰲拜的, 朕親政時又是怎麽與張廷玉這個三朝老臣展開博弈的,就算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不滿老臣,那也沒有見過一個剛剛掌權的皇帝在底下還沒有培養出能幹心腹時,還沒能找到能扛事的臣子呢, 就直接急哄哄的把一個在朝堂上維持著各種關系的先帝重臣給不管不顧噶了的!”

“嘉慶不平庸?誰平庸?”

看著乾隆氣得額頭青筋直冒、老臉通紅的恨鐵不成鋼模樣,康熙不禁擡起右手捋了捋下頜上的胡子,心中也有些茫然。

他很想與乾隆共情,體會一番弘歷的心思,但奈何他生出來的兒子、女兒就沒有一個笨的, 實在是無法理解弘歷此時“虎父犬子”的崩潰啊!

深諳躺平之道的五貝勒見狀, 遂擺著手開口勸道:

“弘歷,你差不多就行了啊, 用這後世的話來解釋就是你不能拿著學神的標準來要求一個普通學霸啊。”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你想想看, 在別的時空裏人家都評論你是‘清朝李隆基’,大清巔峰盛世是從你這兒開始走下坡路的,如今在這方時空中這國力衰落的黑鍋甩給你兒子背了,你名聲不就更好了?別氣了啊,你都這麽大年紀了!別一不小心氣出個腦溢血,老祖宗可不一定能平平安安把你送回乾隆朝啊。”

“是啊,五哥這話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胤禟也斜著坐在沙發的木扶手上,語氣慵懶道:“弘歷,幾十年的光陰鐵杵能磨成針,想來你磨的不是鐵杵是鋼筋。”

乾隆:“……”

“老九,你說什麽呢?”

恪靖看不得胤禟欺負小輩,即使這個“小輩”年齡比她老父親還大,不禁擡手拍了一下胤禟的胳膊。

老九看到自己四姐瞪他的模樣,只好悻悻地縮了縮脖子,從木扶手上起身閃到一旁去了。

“唉,九叔說的話雖說的刻薄,但也說到點子上了,不管時空如何轉變,永琰就是賢王的料子,讓他稱帝是硬生生拔高他的能力了,倘若朕的永璉、永琮、永琪還活著,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乾隆雙手交叉擱在膝頭上長嘆一聲,眼裏閃過一抹哀傷、神情落寞極了。

胤禛看著不可一世的“老”兒子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樣,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了,他用右手拍打著弘歷的肩膀,想安慰人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以至於說出來的好話聽著也有幾分冷冰冰的意味:

“其實倒也不必如此,大清在你當政時已經攀到山頂了,無論是誰接你的班都必然是走下坡路的,不能全怪嘉慶天資不行。”

活了八十多年,難得感受到父親溫情的乾隆側頭瞥了一眼老四搭在他肩膀上的手,抿了抿薄唇,舉起兩只枯老的手使勁搓了搓臉,把湧上心頭的那股子澀意給盡數逼退下去後,又是一張樂呵呵的菊花笑臉。

“汗阿瑪,兒子不行還有孫子呢。”

“金團,你再繼續往後面查一查綿寧(即位後改名:旻寧)。”

“嘿嘿,汗瑪法看金團就像是朕看綿寧一樣”,乾隆高興地連說帶比劃道,“他是永琰和其嫡福晉喜塔臘氏生的嫡長子(皇次子),朕當時把永琰秘密立儲後就一直惦記著他的繼承人,小夫妻倆剛把綿寧生出來時,朕可高興了,派了最有經驗的奶嬤嬤去照料那孩子。”

“他腦袋比他阿瑪聰慧,前幾年,十歲的他跟著朕去打獵時還打到了一頭鹿,這可是朕最喜愛的孫子了!金團,快讓朕看看綿寧的未來是怎麽樣的?”

康熙等人知道嘉慶之後的接班人是道光,想起來之前他們穿越到道光年間恰好碰上虎門銷煙的事情,眾人也都紛紛提起了心,全都將目光又給移到了電腦屏幕上。

清朝下半截歷史是被陰霾給牢牢籠罩著的,看著令人壓抑又窩火,弘晞對乾隆朝之後的歷史了解的就不深了,時隔兩輩子他對道光皇帝的印象除了本人極其摳門之外就是鴉片戰爭了。

他也抿著小嘴又噼裏啪啦的在鍵盤上敲打了幾下,當這個世界“道光皇帝”的百科史料蹦出來時,不等弘晞張口轉述,乾隆就迫不及待的再次戴上掛在脖子裏的老花眼鏡,從沙發上起身挨著弘晞盤腿坐在地毯上,目光灼灼的看向電腦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