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東中西路

“難道這些人是在拍以達瑪法和翁庫瑪法為時代背景的清宮戲?”

有片場演戲經驗的直郡王滿臉好奇地用滿語說出來自己的疑問。

弘晞聽到自己大伯的話, 腦海中瞬間不合時宜的冒出來了一連串的詞條,“看一看努爾哈赤與四大妃不得不說的愛情故事”、“扒一扒皇太極與科爾沁姑侄三人在東北那噶瘩生活的貓冬日常”、“講一講多爾袞與大玉兒叔嫂之間究竟有沒有絕美的虐戀情深”。

一陣冷颼颼的寒風像是小刀片似的“嗖”的一下從小豆丁脖子後面滑過,凍的弘晞的小身子一抖, 下意識打了個冷顫。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站在老祖宗的地盤上, 沒大沒小的開起了老祖宗的玩笑, 小豆丁心虛的擡起右手摸了摸被凍得微微發紅的鼻子,晃晃頭打消腦袋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又踮起腳尖左右張望了片刻,沒找到與拍戲相關的道具,又仔細看了看這些身穿清裝的男女老少們的動作, 不太確定地用小手摸著下巴猜測道:

“大伯,這應該不是在拍戲, 他們可能正在拍清裝寫真亦或者是在拍短視頻。”

小豆丁話音剛落,八貝勒也如沐春風地笑著接話道:

“汗阿瑪,兒臣覺得金團的猜測應該是正確的,畢竟這方世界中的晚清史沒有那般不堪,想來這方世界的後世之人對清朝感興趣的也不會少, 比起京城中紅墻金瓦的紫禁城,盛京故宮裏的滿洲韻味更濃些,因此咱們今日才會看到如此多的人穿著清制服飾來此地遊玩。”

帝王們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他們往往心很大,但在某些方面心眼子也小的厲害。

康熙從進門起就一直將左手插在羽絨服的口袋裏, 無他, 只因裏面盛著新鮮出爐的五十元門票。

他滿腦子都充斥著“朕今個兒回老家竟然要買門票?!”、“‘老祖宗’就飄在朕的腦袋上眼睜睜看著朕帶著一眾小輩們回老家買門票?!”

康熙是這樣想的,同為帝王的乾隆也是這般想的。

此刻祖孫倆的兩顆心就像是泡在這寒冬臘月的松花江裏一樣, 拔涼拔涼的。

胤禩的話隨著冷風鉆入祖孫倆的耳朵裏,康熙與乾隆霎時間就感覺拔涼拔涼的兩顆心從江水中挪到了溫泉裏, 心中那股子“買門票回老家看望祖宗”的憋屈感也隨即消弭掉了大半。

有另一方現代世界中被後人罵慘了的晚清史作對比,康熙用手捋了捋下頜上的短須,看著眾人笑著道:“興許老八說的有道理。”

“走吧,不管別人在做什麽了,咱們先去太廟中拜拜列祖列宗的神牌。”

眾人聞言忙點頭擡腳跟上老爺子的腳步。

自從愛新覺羅一族入關後,盛京皇宮就變成了皇家東巡落腳時的行宮,因為清朝時的道路比不上如今好走,再加上皇家出遠門時的各種折騰,東巡也不是每年都有的。

康熙與乾隆在祭祖時來過盛京皇宮不少次,對這裏的每個角落都十分熟悉。

直郡王與太子爺也曾在少年時隨著他們汗阿瑪來過盛京一次。

可四位公主、太子妃與包括誠郡王在內的皇子們因為身份與年齡的關系,在康熙朝時還未曾隨著皇家隊伍來盛京皇宮一次。

弘晞前世今生也是頭一遭踏進這座皇城裏,故而除了康熙與乾隆倆人是用懷念的目光看著這座被白皚皚積雪覆蓋的皇城外,其余人大多都是用新奇的眼神打量著周遭的人與物。

盛京故宮的占地面積並不算很大,大約只有紫禁城的十二分之一。

一大群人沒走多久就來到了太廟,眾人先拜了祖宗們,而後才在康熙的帶領下一路往東行。

等一大家子隨著人流來到東路部分時,康熙伸出右手指著最北邊醒目的莊嚴肅穆大政殿與東西兩側的十王亭,像是一個稱職的導遊般,滿臉感慨地對著身後的眾小輩們講道:

“這片區域內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太|祖爺當政時期建造的,每逢商議政事時咱們愛新覺羅一族的當政者們都會齊聚在這裏。”

“西邊這五座亭子由北到南分別是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與鑲藍旗亭,與此一一對應的分別是東邊的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與正藍旗亭,咱們在這裏繞一圈就去西邊瞧瞧。”

眾人聽話的跟在康熙身後在東路走了一圈又原路返回來到中路。

瞧著中路入口處的崇政殿,康熙又笑著說了一句“這崇政殿是太宗時期建造的。”

“咱們穿過崇政殿來到這鳳凰樓就是到了盛京皇宮裏最高的地方了,走,朕帶你們上去瞧一瞧。”

弘晞被自己阿瑪、額娘牽著左右手像是旁邊其余的遊客一樣,踩著台階在鳳凰樓上瞧了一遍又跟著自己汗瑪法穿過鳳凰樓來到了太宗文皇帝時期的後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