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

“端靜, 端靜,你在想什麽呢?”

端靜跟著自己大姐、二姐與四妹與太子妃在宮道岔路口分別,回到後宮時, 恰是各位宮妃們用早膳的時候。

多年未曾與女兒坐在一起用膳的布貴人很是興奮, 屏退布膳的宮人, 親自拿著公勺、公筷給自己閨女面前的金邊白磁盤與青釉小碗中添羹加菜,哪成想,膳食沒吃幾口她就發現女兒自從一個多時辰前到乾清宮裏去了一趟後,回到這景陽宮偏殿裏就顯得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

短短半個時辰竟然發呆了好幾次,瞧著桌上原本熱乎乎冒著白色水蒸氣的銀耳蓮子羹都要變涼了, 端靜也沒有想要捏著手裏的勺子喝的意思,兆佳氏不禁再度沖著失神的三公主喊了一聲。

“嗯, 嗯?額娘。”

聽到母親的聲音,端靜瞬間將注意力從腦海中的現代記憶裏掙脫了出來,滿臉迷茫的看向布貴人。

兆佳氏瞧著閨女完全沒有明白自己喊她是何意的疑惑樣子,忍不住指著桌上的膳食,好笑道:

“三妞, 額娘是叫你趁熱用膳啊,怎麽迷迷瞪瞪的?莫不是今早上醒的太早了,腦子混沌,瞌睡得緊了?”

端靜抿了抿紅唇,如果不是親身經歷, 誰敢想象就這短短一個多時辰的功夫, 她就跟著自己汗阿瑪到乾隆朝與三百年後的現代世界裏待了一天兩夜呢?

她搖頭笑了笑暫時將腦海中的各種思緒屏退,低下頭專心致志的陪著母親用起了早膳。

待到膳畢, 冬日暖陽的光線透過木制雕花的玻璃窗格打在屏風上形成了一個個圓潤的光斑,布貴人算著時間要到正殿裏去給王嬪請安了。

端靜想了想, 也跟上了母親的腳步,她與王嬪雖然是庶母與庶女的關系,但年齡卻相差不了幾歲,之所以這般做也是為了等自己回草原後,王嬪這個景陽宮主位妃子能看在自己面子上多照顧些自己額娘。

同樣是剛用過早膳不久的王嬪瞧見同布貴人一道過來的端靜,也有些驚訝,而後忙笑臉盈盈地迎上去開口道:

“布姐姐,怎麽今個兒來的這般早?”

兆佳氏沖著王氏俯身笑道:

“臣妾多謝娘娘昨個兒帶著臣妾到寧壽新宮中給太後娘娘請安,才使得我們母女倆相見的時間提早了好幾個時辰。”

站在一旁的端靜也跟著沖王嬪俯身道:

“端靜多謝娘娘這些年來對我額娘的照顧。”

王嬪聞言心中也很是熨貼,又往前快走了兩步將母女倆攙扶了起來,邊帶著母女二人坐在圈椅上,邊溫婉地笑道:

“布姐姐和三公主實在是太客氣了,咱們都是這景陽宮的人合該互相照料的,我雖然好運的占了個主位的位份,但在這偌大的紫禁城裏根基太淺,少不得一些事情要讓布姐姐這個宮廷老人指點呢。”

端靜瞧著自己額娘與王嬪你來我往的客氣寒暄幾句,倆人就越聊越投入了,內裏也安心不少,起碼自己額娘這個“頂頭上司”還是挺好相處的。

等到請安結束,再度跟著母親回到偏殿的端靜也感到了濃濃的疲憊,連續的時間加起來,她這也相當於通宵一夜了。

瞧著閨女困倦的模樣,布貴人忙催促著端靜回內室中睡覺。

等遮光的床帳子再度被宮女們放下來後,端靜閉眼躺在床上,腦中回想著在主殿時王嬪給她講的西邊北五所公主學院的事情。

皇子皇孫們讀書時師傅好找,專挑有名氣的大儒就行,可公主學院的師傅卻不好找,因為其地點在後宮,在裏面任教的女師傅多為宮廷女官亦或者是在某方面有特長的宮妃。

出身於江南水鄉的王嬪就靠著精通詩詞歌賦的本事,平日裏在學院教導公主與宗室格格們漢語。

端靜從她口中知道了不少學院的情況,明白這所學院成立的根本原因是和那宮外的準額駙訓練營一樣,為了更好的是愛新覺羅一族的貴女們踐行滿蒙聯姻的國策,在學院裏多學點適合在蒙古大草原上生存的本事,從而能更好的適應草原上的生活。

她聽了北五所開設的課程,也不得不感嘆一聲底下的妹妹、堂妹們倒是比她們這些對蒙古雙眼還是一抹黑時就早早嫁入草原的女人幸運些。

倘若這公主學院不是只開設在紫禁城裏,而是想那乾隆朝的女子學院以及後世的普通學院一樣開在民間、開在大草原呢?

腦海中突然蹦出這個驚人的想法,使得端靜不禁睜開眼睛,瞧著上方的床帳子,擰著細眉,抿著紅唇陷入了思索。

……

翌日傍晚,京城又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泠冽的呼嘯寒風拍打了一夜的窗戶。

雪花斷斷續續的一直從臘月初十飄到了臘月年底,極低的室外氣溫使得紫禁城背陰處的積雪壓根沒時間融化,白皚皚一片在光線的照耀下發出瑩潤晶瑩的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