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調教京東(第2/2頁)

那會利潤高,邁過千禧年就不行了,每台利潤只剩下幾十塊錢,於是果斷轉型,從代理商變成了零售商,中關村就是自己的倉庫。

中關村的商家給他供貨,他往出賣,調貨方便,品類齊全,這是京東的根本。

然而,如果姚遠插進來,京東要10件貨,麥窩要100件,即便價格相等,你說商家會供給誰?

“糟了!糟了!”

東子想到這點,坐都坐不住,拿起外套就跑下樓,親自去見各處的供貨商。

他沒碰過線上,這才剛開始,毫無經驗。

此前他還有點不服氣,這會忽然意識到,京東真的是最好打!

……

就在姚司令大軍逼境,劉強東焦頭爛額之際,年貨大禮包上線了。

5萬份,全體員工努力的結果,以最快的速度。

今年1月21日就是除夕,京城本地的好送,外地的得考慮快遞時間,必須搶在除夕前送達。

包括18種零食,以及一個64M的U盤,一個萬能充,附送一只漂亮水杯,一張限量版的紀念梅艷芳膠片。

整份大禮包售價168!

從中又抽出幾塊錢利潤,本地快遞5元,補貼4元,就是1元;外地快遞費不等,統一補5元。

反正最後50元左右的純利。

遠低於市價的U盤和新鮮工具萬能充,對用戶的吸引力太大了,5萬份,2天搶光!

成交額破了上個月自己創造的紀錄,又令同行一驚一乍的,B2C還能這麽搞?!

姚總做事野。

現在已經成為共識了,國內這幫搞互聯網的都是從哪兒學的?都是從美國學的,包括各種理論知識。

什麽B2C、C2C、六度空間、網絡社交……他們按這些理論,根據美國已經成功的案例,模仿出一個又一個的所謂劃時代產品。

姚遠沒理論,他從後世來,知道在這個年代怎麽搞都無所謂。

所以同行看不懂,風投更看不懂。

看不懂就得琢磨,越琢磨越亂。

比如IDG的熊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