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房間中。

李世民笑道:“太沖,朕這個女兒,可是快被你寵到天上去了,再這樣下去,以後可就嫁不出去嘍。”

李道玄微微一笑。

“修道之人,婚姻之事隨緣便好。”

李世民調侃道:“那可不成,要是像你太沖一樣,都快而立了,卻還沒有成家立業,朕的耳朵,恐怕就要被皇後給嘮叨了。”

李道玄的笑容微微一滯。

好家夥,莫名有一種前世被催婚的感覺。

“不聊這些,陛下,可是登州之糧已經運到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不錯,如今萬事俱備,朕終於能放手一搏了!”

當年隋失其鹿,群雄逐之,他帶領軍隊征戰天下,平定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等梟雄,受封為天策上將。

可以說,大唐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打下來的。

然而玄武門之變後,突厥趁虛而入,兵臨長安,向來戰無不勝的李世民,終於品嘗到了渭水之盟的屈辱。

那日在渭水河畔,李世民望著突厥騎兵離去時蕩起的煙塵,聽著他們囂張而肆意的喊聲,心中便暗暗發誓。

終有一日,劍指漠北!

這一天,終於要到了。

“太沖,這是朕親自撰寫的對突厥的宣戰詔書,同時也是招賢令,號召天下英才從軍報國,你看看,寫得如何?”

李道玄接過詔書,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文字慷慨激昂,雄渾激蕩,如江水滔滔,有金石之聲。

他注意到詔書的末尾故意留了一片空白,沒有加印,心中一轉,便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禁微微一笑。

“陛下恐怕不僅是想讓我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果然什麽都瞞不過太沖,朕確實有個不情之請。”

他指著最後的空白部分,道:“我大唐人人好詩,而太沖之詩才,朕向來欽佩不已,故而想請你寫下一首出征之詩,一來鼓舞將士,二來可振奮天下人心!”

那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讓李世民十分欣賞,還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等言,更是讓他常常吟誦,澎湃不已。

李道玄心中嘆了一聲。

看來自己這個文抄公的名頭是抹不掉了,只是借用了別人的詩,將來再還一份機緣便是。

他正要研磨。

“太沖且凝神作詩,朕親自為你研磨!”

李世民提起衣袖,身為帝王,竟然親自為李道玄研磨,他毫無芥蒂,反而眼中露出一絲期待。

大唐人人好詩,他也不例外。

墨香緩緩飄起,李道玄提筆揮毫,寫下了一首記憶中的詩篇。

字跡如鐵鉤銀畫,縱橫之間,好似金戈鐵馬,有沙場之聲。

李世民輕聲讀著那首詩,眸光激蕩,熱血上湧,連叫了三聲好!

他小心吹幹墨跡,像寶貝一樣藏好詔書,笑道:“明日,此詔便會傳遍天下,而我大唐,也會迎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

“是龍是蛇,就看這一戰了。”

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對著李道玄深深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對著他作揖行禮。

兩人的關系十分特別,既有君臣之義,又有朋友之情,甚至後者要遠遠大於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深深地感激著李道玄。

他雖是皇帝,能給的卻無非是王權富貴,這些對太沖而言,並不是多麽重要。

但太沖給他的,卻是家國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師益友,實為大幸。

……

次日。

一紙詔書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場無形的風暴。

長安城,許多人擠在告欄旁,爭先恐後地伸長脖子,想看一眼詔書。

前面的人看得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宣戰了,陛下……對突厥宣戰了!!!”

“原來前段時間,登州的蝗災還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幫畜生,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真的要打仗了?我聽說突厥的騎兵天下無敵,咱們能打贏嗎?”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鐵騎,何懼之有?”

“就是,更何況我們還有國師呢!”

……

人們議論紛紛,氣氛熱火朝天。

後面的人聽得心急,喊著讓前面的人誦讀一下陛下的詔書。

“別急,我來讀一下給大家聽。”

一個白衣書生清了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激情澎湃。

“自我大唐開國以來,夷狄八渡陰山,屢屢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我大唐邊民,有婦而無夫,有子而無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無窮,決東海之波亦難盡……”

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點頭,露出憤恨之色。

他們雖然生在長安,但對這種事情也沒少聽聞,而且當年渭水之盟時,長安城許多人的家底都被突厥人給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