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六月十一日, 趙柯一大早騎自行車到公社辦公室。

她身上的挎包鼓鼓囊囊的,裏面揣著他們大隊準備好的計劃書、合作社協議、筆記本,以及為了使這個合作社合理,他們從大隊辦公室翻箱倒櫃找出來的各種資料。

趙柯到公社大院, 直接找上段書記。

段書記接過挺厚的一沓紙, 邊翻看邊說:“你們生產隊準備很充分啊。”

趙柯愁眉苦臉, “畢竟這麽大的事兒, 我們大隊心裏也沒有底,只能盡量準備得更充分一些, 方便領導們指正。”

“你這文書寫得很好啊, 不比程幹事差多少。”

程幹事是公社的秘書。

趙柯有自知之明, 她從各種報紙資料上生扒硬湊的詞匯加上一些白話, 肯定不如專業辦公文書絲滑。

段書記看得越來越認真,間或問她幾個問題,趙柯都一一回答。

“其他都沒什麽大問題,就只有社員入股這一點……”段書記先指著隊委會四人準備入股的金額, “你們是生產大隊的管理者, 也不是貧農。”

趙柯堅決否認存在商業剝削,“大隊長他們是為了起帶頭作用,掏空家底帶動社員們的積極性。”

段書記又道:“不能限制貧農入社。”

“社章必須建立,這是為了規範化,不存在對哪個社員有偏見的情況。”趙柯解釋,“合作社有面對全體社員的分紅, 入股是因為我們生產隊實在沒有實力以家庭為單位養豬, 所以只能幾家一起買, 有不參與入股的, 大隊肯定不能硬逼著參與, 這不是犯錯誤嘛。”

趙柯又舉了些例子,供銷社或者養殖場都有私人入股的情況,力證他們這個完全不違規。

她嘴皮子不算溜,就是格外真誠,段書記聽得唇角上揚,“這個事情,還得經過公社主任,我一個人不能給你批。”

趙柯一聽,這不是相當有戲,笑得更燦爛,套近乎,“段叔,你幫我說幾句好話唄,這個合作社對我們生產隊真的特別重要。”

段書記沒答應,笑著說:“我得客觀公正,不偏不倚。”

客觀好,客觀就行,沒有一口拒絕,趙柯就很滿意了。

隨後,段書記親自領著趙柯去找公社的吳主任。

他嘴上說不偏不倚,又親自領著趙柯,介紹趙柯時語氣也比較熟稔,所以吳主任對趙柯的合作社計劃書態度不敷衍也不一開始就持否定態度。

他同樣問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跟段書記的提問有很多重合,頂多換湯不換藥。

趙柯答得很順暢,末了,還來了一句:“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我們大隊最終的目的是想通過合作社增產增收,盡早實現大隊的農業機械化。”

吳主任看著趙柯,誇了一句:“小趙同志腦子很清晰嘛。”

趙柯笑得很靦腆。

這就相當於面試,肯定得提前練習,她還讓隊長他們給他模擬過被“刁難”的場景,剛在段書記那兒完成了初面,成敗就看最後這一錘子了。

趙柯臉上越發不好意思,慢吞吞地開口詢問:“這事兒要是有前景,我們大隊也算是給公社其他生產大隊打個樣兒,讓社員入股這事兒,我們大隊也很猶豫,如果公社能給我們撥款做試驗,我們肯定就不用擔心踩線了。”

她說完,期待地看著兩位公社領導。

吳主任和段書記:“……”

撥款是不可能撥的。

吳主任輕咳一聲,正經八百道:“公社的財務也不富裕,你們生產隊能自己解決,就不要給公社添麻煩,我看你們社員入股這個事情,很清晰嘛,不算踩線。”

趙柯忍住了,嘴角沒有上揚,“那這個合作社……”

吳主任和段書記對視一眼,“我們再討論一下,明天你過來?”

趙柯立即答應,順杆子往上爬,“正好我也打算下午去婦聯找張主任,段書記和吳主任有問題,隨時可以叫我過來回答。”

她走後,吳主任對段書記道:“這小趙不錯啊。”

段書記不經意道:“她和舒怡是同學,高中成績很好,以前來家裏玩兒過,高中畢業自己考進軸承廠,又放棄工人的身份回農村建設。”

“很出色啊。”而且思想很正。

段書記點頭,嘆氣,“咱們公社好歹有軸承廠帶動,之前我去市裏開會,聽說有的公社底下,生產隊幹部打破鐘,社員也不出工,怠工情緒都很嚴重。”

雙山公社雖然沒到那個程度,確實也有一定的怠工情緒。

這種情況,公社領導肯定要擔很大的責任。

吳主任面上露出些許沉重,“下發的文件裏也提到,要想辦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段書記道:“難得有小趙這樣根正苗紅又有能力的本土知識青年主動響應政策號召深入農村,趙村兒隊委還能給予她大展拳腳的空間,我們公社也得盡量支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