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這個年代, 相對風清氣正,大多數人思想比較“單純”,用余秀蘭同志常常罵人的話說,就是“死腦筋”。

傅杭幾乎輕而易舉地達成了目的——讓劉興學成為他另一個助手。

這意味著傅杭順便也解決了鄧海信, 只要他在後續工作中處理得當, 他們之間的矛盾就不會再升級成風險。

至於怎麽讓人心甘情願地幹活兒, 趙柯已經給出一個效果不錯的模板:明確要求和標準, 展望前景和未來,然後大膽放手, 做好後盾, 不偏不倚, 適時鼓勵, 不攬功勞。

莊蘭和蘇麗梅對土窯沒有多大興趣,方靜根本不想多幹活,於是三個女知青就回了她們的屋子。

傅杭和林海洋、劉興學繼續討論土窯的初步計劃。

劉興學想表現,傅杭就讓他將討論結果整理成文字, 直接署他的名。

“趙主任雖然沒有提更多要求, 但大隊肯定要規劃建設村子,從土窯的前期試驗到選址,也是規劃的一項,我們想她所想,急她所急,最好也出一份全村規劃交上去作為參考, 劉知青辛苦點兒, 一並負責, 可以嗎?”

一個村子按照他的規劃建設, 這是多麽振奮的事情!

劉興學眼睛放光, 毫不猶豫地應下。

鄧海信不想成為落單的人,傅杭就讓他暫時作為編外人員參觀學習,等到土窯進入下一階段之後,需要人手,他再跟大隊申請工分。

“鄧知青如果願意,也可以幫劉知青做一些輔助工作,到下一階段時就能直接進入狀態。”

鄧海信表現得很樂意,很積極。

整個討論過程,傅杭都言辭清晰有條理,語氣冷靜,緊扣主題,沒有一句廢話。

其他人不由自主地專注聽他說話,接受他的安排。

天黑下來,傅杭和林海洋道別離開。

一出知青點的院子,林海洋便沖傅杭豎起大拇指:“你今天這事兒辦得,真像樣兒!”

傅杭微微擡頭望著半空中的鉤月,那她得多厲害啊……

第二天,傅杭告訴趙柯助手的人選。

趙柯聽到劉興學的名字,眼裏閃過一絲笑意,到大隊辦公室轉達給趙新山。

趙新山同意,即日起,傅杭、林海洋、劉興學三個男知青就不用再上工。

而不上工還能拿工分,必須得給全大隊的社員一個合理的解釋,於是趙新山趁著上工前將大家夥集中在一起,進行簡單的說明。

知青們也都在,包括傅杭三人。

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過去,村裏大部分的人聽說了“以後蓋磚房”的傳聞,也都在議論,但總覺得不敢想象。

連條件好的大隊長家都不是磚房呢,他們咋有可能住上磚房?

可現在,大隊長竟然說,大隊真有這個計劃……

社員們心潮澎湃,紛紛追問傅杭他們三個知青“能不能成”、“啥時候能成”……

現在磚影兒都沒見著呢,誰會知道那麽多,當然不能給太過肯定的答復,只說“會盡力”。

趙新山回復大夥兒:“大隊跟知青已經商量好,燒磚燒瓦成功,他們這一冬每天可以拿十二個工分,有其他獎勵;不成功,每天只有四個辛苦工分。三個知青會盡力去嘗試,我們大隊也要給予支持,大家不要對他們不上工有情緒。”

這個工分的規定,是傅杭今天早上主動跟趙柯提的,為的就是避免知青懈怠、糊弄了事。

能建成土窯,十二個工分和獎勵是應得的,建不成,四個工分也就夠吃口飯,占不著啥便宜。

眾人沒有意見,一起回答:“不會——”

趙新山又點名常山,讓他帶知青們去找黏土。

昨晚上,劉興學在傅杭走後,挑燈夜戰,修修改改到半夜,鼻子下全都是煤油燈燃燒的黑煤灰,才整理出一篇滿意的初步建窯計劃書。

今天一大早,他起來謄抄了一份,交到大隊。

計劃書上的第一項,就是需要本地人帶著他們去找更多種類的黏土。

劉興學下巴微擡,嘴角上翹,驕傲地站立。

常山嫂子膽兒大,站在人群裏直接扯開嗓子喊:“大隊長,那我男人拿幾個工分啊?”

“按照上工的工分給,三天後常山回來照常上工。”趙新山回答完,又沒好氣道,“這是為了集體,平時有空閑,傅知青他們需要幫忙,大家能幫就幫把手,別老工分兒工分兒的。”

常山撓後腦勺,嘿嘿傻笑。

社員們也都嘻嘻哈哈,反正他們學到了,幹額外的活能拿額外的工分,才不會傻乎乎的只知道埋頭苦幹。

那叫啥,正當權益嘞~

隨後,傅杭借了趙柯家的自行車去公社打電話。

劉興學則是十分積極地抓著常山帶路,他、林海洋,趙永軍三個人一人一把鍬,趕著牛車去挖土。

常山經常幫著各家蓋房子,很清楚趙村兒附近哪個位置有啥土,哪兒有沙子、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