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趙村兒大隊還不夠好。

人永遠少不了彎彎繞繞, 趙柯一個大隊幹部,專注點慢慢變化,從家長裏短、分斤掰兩那些事兒更多地轉移到建設上。

而大隊選舉結束,直接進入春耕, 因為天氣沒法兒預估, 晚了影響莊稼出苗, 要搶時間盡快種出來, 所以全村出戰,一個不落。

趙柯是趙村兒大隊目前最熟練的四輪拖拉機手, 也從辦公室出去, 每天開著拖拉機在地裏來回跑, 翻地、打壟、下籽兒……

翻地那兩天, 想要選拔駕駛員的社員們還能開上拖拉機跑一跑,後面需要跑直線兒控制速度的時候,只能趙柯全程自己上。

順利的話,突突跑就行。

不順利的話, 比如地裏有石頭或者樹根兒, 他們大隊自己做的木制工具沒那麽結實,絆上就斷,得停下來換新的,損耗率相當高,提前準備的還是不夠用。

余家人不得不回去加班加點做新的,免得影響地裏的活兒。

還有些低窪地, 沒完全幹, 拖拉機陷進去出不來, 就得扯開嗓子喊人來推一把。

這都不算是大麻煩, 拖拉機有一次壞在地裏。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他們提前買了容易壞的零件兒備用,可即便有準備,傅杭和林海洋兩個生手修理工檢查了半天,才找到毛病,修好,拖拉機還是誤了一天的工。

不過今年大隊多了兩輛拖拉機,加上兩頭老牛,一起在地裏幹,效率比之前快了一倍。

往年春耕,最快也要中旬才能順利結束,不順利的情況下,常常要拖到月底,影響成苗率。

今年大隊預計一周就能結束旱地春耕。

比較麻煩的是稻田地。

試驗田一批下來,種子就運回趙村兒。

北方四季分明,種水稻需要提前育苗。

趙村兒大隊只有理論,沒有實際經驗,全靠摸索。

村外的大庫是現成的暖房,余三舅帶著全家做了一堆高十厘米的育苗盤,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又做了高架子,將苗盤一個一個摞在架子上。

也為了這些金貴的玩意兒,天氣都暖和起來了,也沒斷了大庫的火。

白天人進大庫待十分八分的,就熱得冒汗,待不住,掃盲課暫停,木工活兒也都轉到了室外。

趙新山緊張稻苗,每天都要拿個尺子,去量一下苗,時刻關注長勢。

差不多的時間,傅杭帶幾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在稻田地架起一個個龍骨水車。

全村都忙得很,暫時沒時間搞七搞八。

其他社員回家還能休息,有些人力氣活兒忙完,還要忙文活兒。

有一些社員保持學習的習慣,有一些社員要準備月中的培訓選拔,有一些就是純幹活兒,比如隊委會,比如個別知青。

趙柯每天傍晚收工,灰頭土臉地回家,洗幹凈換身衣服吃完飯,就在家加班,幾乎天天有人來找她。

劉興學和鄧海信擠出空閑的時間,終於畫出酸菜廠的第一版設計圖紙。

他們在這方面都是初學者,畫出來的圖紙比較稚嫩,不過標注清晰,起碼趙柯能看懂。

她提出了問題:“我看圖紙上有一些區分,加工廠房、倉庫、食堂……這個劃分是不是有些籠統?酸菜廠進行酸菜加工,服務對象是‘酸菜’,你們這個設計的結構,確定符合腌酸菜的每一個環節嗎?”

趙柯真正要問的是:“腌酸菜的具體流程,你們清楚嗎?”

劉興學和鄧海信尷尬地對視。

他們只知道大概,白菜壓進酸菜缸裏,等發酵,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吃了。

趙柯沒有批評,平靜地說:“我不專業,但單說酸菜的加工廠房,大概應該有洗菜區、腌制區、包裝區……這些區分吧?”

“每個區域要配備什麽設施,而且有個最重要的,酸菜缸的尺寸和廠房的面積,是不是應該也考慮在內?”

公社條件不夠,要蓋的酸菜廠規模比較小,一開始只打算建個一百來平方的作坊,但正式簽協議的時候,兩方一交流,一百來平方太小了,根本放不了幾口酸菜缸。

於是公社勉強擴大成兩百平方。

兩百平方的廠房,那也只是個小廠,怎麽使空間利用最大化,使布局合理,以及最大限度地省錢……都要考慮在內。

“你們得考慮周全,甚至於我和公社領導們考慮不到的地方你們也得考慮,這不是一錘子買賣,這是咱們趙村兒建築隊的第一次亮相,湊合和合格都不是標準,必須得用盡善盡美要求自己。”

趙柯說這些,不涉及多少建築方面的專業知識,她也沒鉆研過,只是以一個領導的身份在提出她的意見。

可劉興學和鄧海信滿臉羞愧,悄悄摸回了他們的圖紙。

他們根本沒有深入調研,一拍腦袋就畫了。

趙柯神情溫和地給出截止時間:“沒事兒,還來得及,二十號之前再重新出一份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