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常有人或自豪或戲謔或嘲諷地說:男人征服世界, 女人征服男人。

觀念已經存在,覺得它在貶低物化,為此而生氣,實在沒什麽必要。

世界承認自己屬於某一物種了嗎?世界明明就是世界的。

世界要是長了嘴, 知道自己“被征服”, 都得噴一句臟話:得多大的臉, 撒潑碗大的尿, 就覺得地球都是你的了。

誰規定婦女解放一定得走向剛強?誰定義婦女的自身價值?又是誰推著婦女放棄本身具備的優勢?

世界是極具包容性的存在,讀書見世面, 不是為了接受別人畫得圈圈框框, 是為了拓展思想和眼界, 給予個體靈魂上真正從內心出發的自由。

說白了, 拒絕用思想耍流氓。

不受裹挾,自由萬歲。

趙萍萍是目前趙村兒大隊走出去最遠的人,深切地見識到這個時代層層的壁壘和無限的可能。

趙柯自個兒都想一出是一出兒,哪來的資格當思想家, 她從來不灌輸觀念, 只推他們出去,自行思考,而兩個人的平等交流是基於趙萍萍在尋求著自我實現的出口,對彼此都有進益。

趙柯常表現出來的是什麽,長腦子是用來思考的,長著一張嘴, 除了吃飯就是拿來說話的。

趙萍萍自個兒琢磨了幾番兒, 豁然開朗, 放下無形的負擔, 回家就跟丈夫馬盛柔情蜜意, 抵足夜談,哄得馬盛春光滿面。

她挺著個大肚子跟趙柯出來,村裏、公社都有不少人拿身體說事兒。

趙萍萍也不難受生氣了,身體情況是事實,正說明她為了公社的發展,無私奉獻的精神。

問咋兼顧工作和家庭?吹捧她自個兒有本事能兼顧,吹捧馬盛思想進步,一直鼓勵和支持她,還積極爭取自身進步。

問以後帶孩子咋整?往常婦女帶娃,筐裏一擱,地頭一拴,也就拉扯起來了,她這有啥難,她還有爹媽丈夫婆家多方支持,有公社有大隊有同志們的支持。

架起來,全都架起來!

這有些熟悉的厚臉皮作風,聽到人不由地都看向趙柯。

趙柯滿眼無辜,這是他們趙村兒大隊社員的自我成長,可不是她教的。

·

第一個會,趙村兒大隊隊委會加上趙萍萍。

第二個會,在公社,參會主要人員是雙山公社合作社的社長以及兩位副社長,也就是段書記和吳主任、趙柯,另外還有負責文書記錄的程幹事和做養豬培訓報告的趙萍萍。

公社要抓發展的大方向,農業和養豬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趙柯和縣養豬場的張場長一起去省城搶合同之前,他們就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就一個目標:能搶到多少搶多少;這次再開會,則是需要對雙山公社和四百頭豬進行一個合理的評估和分配。

公社是真沒錢。

買農機和開荒就已經掏空公社和各個大隊的口袋。

今年雙山公社各大隊的白菜陸陸續續賣給食品站和酸菜廠,酸菜廠目前拿到的都是小訂單,酸菜還沒送出去,收益有限。

今年的莊稼長得不錯,秋收之後,公社和各個大隊都能有一些入賬。

可這個錢,還得刨出明年的支出。

雙山公社開了大面積的耕地,明年必須都得種出來,不能荒廢。

而省城對肉聯廠有扶持,對養豬場也有一定的扶持,這是個大餅,縣養豬場和趙柯片刻不敢耽誤,搶占先機拿下合同,也只得到了一筆有限的定金。

從省城回來,段書記又去縣裏開會,也只拿到了百分之四十的錢。

這點兒錢,也就夠公社買一百只小豬崽。

雙山公社擠一擠,也能買個幾十頭豬。

趙村兒大隊現有的一百多頭豬,今年冬天出欄,就要賣出去三十,明年還要賣出去剩下的,倒是養了種豬打算自個兒配種繁殖,可他們現在純屬紙上談兵,理論很豐富,實操還是零。

好的情況是,趙村兒大隊養豬場自行繁殖的豬能夠跟現在的數量持平,最差的情況……

趙柯道:“最壞的情況是配種繁殖不太成功,但我們大隊養得很精心,等我們大隊的種豬成熟,可以配種,我們打算從縣養豬場請人過來幫幫忙,或者我們自己再派人過去從配種到接生全程上手跟一遍,肯定不至於全都折了。”

吳主任道:“你們大隊保證五十頭以上,應該沒問題吧。”

趙柯看向趙萍萍,讓她說。

趙萍萍道:“種豬的成熟期大概在八九個月,繁育的第一年經驗不足,我們大隊哪怕費點兒事兒,也會盡可能多的保證受胎率和豬崽的存活,保守估計,五十頭到六十頭。”

程幹事發言提建議:“要不然,你們大隊現有的豬留一留,先不賣?”

趙柯道:“怎麽可能留到後年去,我們大隊也要維持運轉。”

要靠著賣豬的錢還債呢,大隊蓋磚房可以推後,賣豬絕對不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