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黃金洲大平原(第2/2頁)

黃金洲這裏的情況也是有點類似。

這裏的條件太好了。

土地肥沃,降水充沛,給這裏帶來了極佳的自然條件,讓這裏的物種非常多,規模浩大,本地的這些土著只需要狩獵都能夠過上不錯的生活,自然而然的他們也就很少回去開墾土地種植莊稼了。

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王國、印加帝國都是處在熱帶地區,熱帶地區的條件相比這裏就要差很多,哪裏土地貧瘠又不開闊、狹窄。

所以哪裏沒辦法玩遊獵的模式,只能夠玩耕種的模式,也就慢慢的發展出了文明和帝國,開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

人類的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文明和帝國,它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全都是因為本身的自然條件比較艱苦,需要不斷的用智慧去創造、去改變自己環境才能夠逐漸的適應、生存下來。

歐洲這個地方,放在後世來說毫無疑問是個好地方,但放在古代來說,歐洲和非洲、黃金洲比就差的太遠了?

首先來說,歐洲這邊溫度低,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氣溫寒冷,你如果不會紡織?你就會凍死,根本就沒辦法在這裏生存下去。

其次歐洲的物產並不豐富,人們沒辦法像黃金洲、非洲這邊一樣,靠著吃森林裏面的野果、果實、或者是狩獵就可以過下去,所以你就必須要去耕種,發展農業才能夠獲得糧食活下去。

再來說說我們的神州大地,同樣也是差不多,冬天的時候寒冷,夏天的時候炎熱,也沒有足夠豐富的物產。

所以我們的祖先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不斷的去耕種土地、紡織布匹才能夠延續下來,發展下去。

再加上還有北方遊牧部族的威脅,我們又必須不斷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戰鬥力才能夠保家衛國。

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不是南澇北旱就是北澇南旱,這又讓我們必須要始終保持一個統一的帝國才能夠南北互相支援、幫助不斷的延續下去、發展下去。

這才逐漸的發展出了一個偉大而輝煌的華夏文明。

有時候一個文明也就如同一個人一樣。

小時候多吃點苦,受一些磨礪,其實是好事,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力、忍耐力和應變的能力,長大之後才可以更加的獨立。

如果從小就過的太舒服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什麽都不懂,也什麽都不會,缺乏磨礪和鍛煉,長大之後就很難獨立。

道理都是一樣的,文明也是如此。

黃金洲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好了,所以導致了這裏的土著極難發展起來。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遷移到這片大陸的時間太短了,起初遷移過來的時候人口太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逐漸恢復了人口,但其它大陸早已經進入了封建社會,科技和文明的發展進度已經比你領先了很多。

“好啊,好啊!”

“這片土地真的是上天賜予我們大明人的富饒土地,有了這塊土地,以後我們大明再也不用擔心饑荒的事情了。”

弘治皇帝聽完劉晉的話,也是高興的直點頭。

如此肥沃的廣袤原野,如果采用遼東、河中地球的大農業耕種方式,使用機械化的規模耕種的話,這裏能夠產出的糧食真的會非常的恐怖。

當然了,現在這裏的大明人還是太少了。

整個黃金洲的大明人都很少,才幾百萬人而已,還都分布在沿海的移民小鎮,大家熱衷的也不是種地,而是找黃金、白銀什麽的。

“這片土地開墾出來的話,我們大明確實是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劉晉笑著點點頭表示了贊同。

大明現在產糧的地方可就多了,遼東、河中、南洋、大明本土,未來還有黑土省什麽的,現在都還沒有開發出來,主要是人口太少了,縱然是機械化的耕種模式下,開墾出來的土地依然不多,但糧食產糧已經非常大,大明人根本就吃不完。

“陛下,前面有大型的野牛群,數量足足有幾萬!”

這時有人急匆匆的過來匯報道。

“好~看看這黃金洲的野牛群去。”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