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掰玉米講究技巧,而且這活周嘉妮再熟不過了,但還是接受了田雨梅的耐心講解,收下這份善意,並在她期待的目光中幹脆利落地演示了一遍。

田雨梅露出欣喜地微笑,鼓勵道:“嘉妮同志表現不錯,你學得比我當年快多了。”

周嘉妮笑:“雨梅姐教得好。”

各小隊社員陸陸續續往各隊負責的地頭上集合。

盛洪山穿著一身洗到發白、打滿補丁的藍衣服,挺著胸脯,抽著煙袋鍋子走在前頭,朝旁邊一指,跟他身側的人道:“小邱,咱爺倆掰這幾壟,你跟著我,一開始慢點沒關系,別累著……”

周嘉妮尋聲轉頭,看到了跟在盛洪山身旁的邱則銘。

蒼松翠柏一樣的人,肩上背著一個大荊條筐,手裏還拎了一個,大長腿不緊不慢地邁著,就和著盛洪山的節奏。

邱則銘表現得禮貌而溫和,清雋的臉上掛著淡笑,道:“好的洪山叔,勞您多費心了。”

盛洪山在地頭上站定,嘴上呵呵笑道:“你們城裏娃子說話就是好聽,不像我們這些大老粗。”

想想又補充一句:“也得分人。”

邱則銘跟周嘉妮點了下頭,收回目光。

周嘉妮也收回視線,沒想到跟邱則銘分到了一隊,幹活還挨著。

上一世她對邱則銘印象不深,這人沒待多久就考去鎮小學當了一名民辦教師。雖然農忙時也會回來幹活,但兩人沒什麽交集,很少碰上。

後來聽說他招兵招走了。

這跟當老師不一樣,當老師時戶口還屬於農村,招兵可是帶著戶口走的。

當時還有知青憤憤不平,因為按規定,來農場插隊必須待滿兩年才具備招兵、招生和城裏招工的資格。

除了這個基本條件,還得經過層層推薦,從生產隊到公社,再到縣知青辦以及對應單位的審核批準才行。

邱則銘招兵離開時好像沒滿兩年,而且悄無聲息,也不知道走了誰的路子。

想到年後那次小學老師招聘考試,周嘉妮心頭動了下。

當老師不用起早貪黑,空閑時間多,而且輕松。

不過這資格也不是想報名就能報上的,當年大隊開會讓社員們推薦,群眾關系好才能被選上。

報名只是第一道關,還要接受統一考試,成績拔尖,再經過公社領導面試,才能拿到那幾個為數不多的資格。

上回她連名都沒報上,劉愛玲群眾關系好,報上了,但沒考過。

人差不多陸陸續續都到了,除了背筐的就是拿鐮刀的,小隊長盛洪凱過來查看了一下人員情況,然後一聲下令,所有人開始行動。

早上的玉米葉子被露水打得軟塌塌的,蹭在臉上、身上帶著濕潤的涼意和粗糙感。

周嘉妮保證落後田雨梅一米左右的距離,維持著這種節奏,努力跟上進度。

他們身後有個嬸子負責割這幾壟地的玉米秸,見狀笑道:“這新來的小姑娘上手挺快啊。”

田雨梅也轉頭看了下,笑道:“像幹活的樣。”又叮囑道,“不過你也別逞強,當心下午胳膊擡不起來。”

提前給周嘉妮搭了把梯子。

“好!”周嘉妮遞過去一個感激的笑,伸手撥著掃到臉上的玉米葉。

割玉米秸的這個嬸子叫劉翠雲,她見周嘉妮有點狼狽,熱心地道:“小姑娘,你搞個草帽戴。”又指指頭上洗到掉色的方圍巾,“要是不嫌難看,再圍塊圍巾護住脖子臉,不過我知道你們小年輕不愛這麽圍。”

田雨梅轉身笑著幫她劈下幾片礙事的葉子,道:“還是得武裝起來,這時候有露水還好點,等太陽出來曬一曬,這棒子葉就跟小刀子一樣,割在身上一道是一道的。”

周嘉妮認同地點點頭:“咱村供銷社應該都有吧?一會兒下工我去看看。”

‘咱村’這兩個字讓隔壁的邱則銘朝這邊看了一眼,也讓劉翠雲臉上熱情更盛,笑道:“圍巾不知道,草帽肯定有,不過這時候應該只剩下印花的了,那個漂亮,就是貴,但你們小年輕都稀罕個好看。要是想便宜還好看,就自己掐好辮子帶去草帽深加工坊,讓人家給你壓出來,再印字、印花,比買成品便宜幾毛錢。”

劉翠雲拉開了話匣子,手上動作不停,一邊說道:“要是買我們戴的這種,你去張老四家,倆雞蛋就能換一頂。”

“叫我說,張老四的手藝就行,人家自己壓的不比加工坊裏的差,供銷社從他手裏收貨,驗收一頂是一頂,其他人不行……”

上一世周嘉妮還真沒關注過村裏的手藝人,這回從劉翠雲嘴裏聽了不少,張老四編織手藝好,會的也多,筐、笸籮、箢子、簸箕、蒸屜篦子等等,人家祖傳的手藝。

“吃早飯時如果有空我就去嬸子說的張…我該怎麽稱呼?”

“嗐,叫大爺叔叔都行,叫四大爺吧,村裏小年輕都這麽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