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玉皇之名(第2/3頁)

便是想要將天帝的意志送入函夏地脈,讓其進入新的輪轉。

做出這個舉動的時候,彌羅等人已經徹底破開了劫數,回到了淩霄寶殿之中。

原本站在邊上的雲華仙子,隨著一點點力量,落在一個個兩台寶座之上,也是受到感召,同古神相合,化作其一部分。

青翠的樹枝被古神拿在手中,輕輕一抖,源源不斷的道則法理注入其中,促使這靈根出現變化,輕輕一抖,一朵朵粉嫩的桃花緩緩盛開,道道長生仙光落下,滋養天帝意志。

釋迦如來歸來後,也是第一時間收攏太虛幻境之中的佛道信仰,點點願力匯聚,化作一圈圈乳白色的光輪懸掛在他的腦後。

在核心一縷金色佛光的侵染下,從內而外,不斷化作柔和的金黃色,衍生出一朵朵金蓮,融入長生仙光之中,進一步穩固天帝的意志。

二者合力,暫時壓制住天帝崩潰的意志後,彌羅也是加大接引函夏地脈氣息的力度,源源不斷的函夏元氣同天界靈機混合,化作清氣注入淩霄寶殿,濃郁的元氣,化作了一層薄薄的,足以遮蔽視線的白霧覆蓋四周虛空。

看著前往函夏地脈的通道,古神和釋迦如來護持天帝意識,化作一道流光升入函夏。

離開期間,古神看了一眼天界,又看了看彌羅,最後將手中青翠的樹枝拋出,落在淩霄寶殿後方,一處仙池之中。

這池塘原本已經枯竭,但隨著青翠的樹枝落地生根,化作一株奇怪的桃木之後,絲絲縷縷的元氣,從樹根下緩緩溢出,覆蓋幹枯的池塘地步,並且慢慢凝聚出甘露,形成薄薄的一層凈水,填充著仙池。

不清楚淩霄殿後方變化的彌羅,看著大殿中,一個個蓮台寶座之上的諸佛、仙神,他們大多氣息微弱,力量時強時弱,還動不動有所散溢,只能不斷吸收彌羅轉化而來的清氣,維持自身形體。

他們看似淒慘,比起另一部分最後劫數之中,未曾收回力量的神祇、佛陀、仙真又要好許多。

那些原本只剩下神器、靈光的存在,隨著天帝更替,失去了庇護的力量,自然難以維持,紛紛都有潰散的跡象。

像是對應哪吒的蓮子就有枯萎的跡象,對應悟空的舍利也是出現了細密的裂紋。

對此,彌羅只能是一邊穩定他們的狀態,一邊將函夏的氣息注入其中,等到他們好一些後,立刻卷起道道清氣,將他們送入函夏地脈之中,開啟新的輪回。

伴隨著一位又一位仙真、佛陀、古神被彌羅送入函夏,他原本依靠劫數之中感覺來驅動天帝之力的動作越發流暢,轉化函夏地脈的速度也是有所提升,很快就是將那些瀕臨消亡的存在送入函夏。

而後開始幫助那些能夠顯化身形的存在,比起那些無緣收回力量的同僚,這些神祇、仙真在離去的時候,都會對彌羅表示感謝,並且將自身感悟留下部分,而後自覺乘著清氣,升入函夏大地。

只是這一切舉動,在到了老君身上的時候,卻被對方阻攔。

老君揮了揮拂塵,垂下黑白毫光,攔下彌羅轉化的清氣。

見狀,彌羅先是愣了一下,而後垂下一道清氣,催促道:“老君,你莫要為我節省,這部分元氣都是函夏出的,屬於標準內的消耗,你吸收後快些上去吧。現在不上去,等一下函夏地脈元氣不斷下落,你逆流而上,不但困難許多,還有可能被沖散本質。”

“還請彌羅陛下莫急!如今這淩霄寶殿之中,只剩下老道我和您兩位,而我還有些事情需要和您訴說,等一下再上去。”

老君說著,望著彌羅妙有玄光之中,妙有境內的三道清氣,輕聲道:“想不到還能在此地見到如此純粹的玉清元氣、上清元氣和太清元氣,老道我還以為這東西早就隨著玉皇之名的凝聚,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了。看樣子,彌羅陛下同玉皇之名還是非常有緣分的。”

“玉皇之名?三清元氣?老君,那玉皇之名乃是三清元氣凝聚而成?”

彌羅有些詫異,說起來函夏大地之上關於三清的傳說卻是非常少,例如帝鐘的稱呼,以及一些神咒頌念的真言,都表明了原本仙道最強盛的三位天尊在函夏的默默無名。

因此,彌羅腦子裏也就只有一些前世不知道真假的傳說。

老君聞言,只是搖了搖頭:“涉及到三清信息的核心部分,在我等進入函夏之後,便自然而然的消失,就好像從未存在過一樣。哪怕老道我翻閱了所有的典籍,也只能找到一些模棱兩可的說法,其次老道能確定的只有昔日人間王朝將玉皇之名加在陛下身上的時候,確實有三清元氣匯聚。”

“此三氣乃是構建玉皇二字的核心,雖然因為冊封朝廷的問題,讓這二個字加身的陛下在人間的名聲差了許多。但也是因為這兩個字,讓陛下能夠更好統帥三界,並且在後續鎮壓魔氣的時候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特別是我等到達函夏前期,我們經歷的遠遠比您先前在劫數中經歷的要痛苦許多,當時的陛下已經將自己能夠獻祭的力量大多回饋給天地,以至於最後支撐其神王之名、天地之實的就是這玉皇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