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閻王爺(第2/3頁)

而無論哪一種,王曦明都在告訴楊老太君和彌羅,道天機知道很多事情,並且其推算占蔔能力非常可怕,他既然願意犧牲自己,成全彌羅,那麽彌羅必然是有機會凝聚冥土的。

想到這裏,楊老太君再次看向彌羅。

而彌羅思索了一下,開始仔細回憶先前道天機所言。

‘在函夏……借用生老病死之規律,看來我對於你的包羅萬象之能還是低估了。你不單單能夠撐天,還能理地……’

‘不!不!不應該……不應該是這樣的……一定是哪裏錯了……’

‘地獄好!確實,我的力量不可能凝聚出完整的冥土概念……地獄好啊……’

這些聲音不斷在彌羅耳邊回蕩,他伸手一點,【地下主】、【地獄主】、【太乙普濟慈尊】和【遍融真圓禪師】立在虛空,隨後又是召喚出了冥道八品名字【牛頭】、【馬面】、【黑無常】、【白無常】和【遊巡使夜叉】,冥道九品名字【引渡使】、【勾魂使】、【亡魂】。

以及能夠和陰世冥土產生聯系的【城隍】、【山神】、【河神】、【土地神】等等。

伴隨著這些神祇虛影的一一浮現,王曦明和楊老太君都是愣了一下。

二者對視一眼,紛紛掐訣施法,而彌羅這邊則是開始演繹陰世冥土的變化。

說起這陰世,在函夏最初的概念之中,應該是陰氣匯聚之地,留存亡魂之所。

在函夏古老典籍的記載中,函夏的冥土並非連成一片,而是類似於靈境,依托於山川河流、城池村落。

直到後來,幽冥之主開辟最初也是最底層的冥土之後,帝君也是將函夏大地之中的冥土連成一片,才構成了函夏後來的陰世。

因此,在古老的年代,函夏落葉歸根的理念非常重,在他們看來,自己死後,也只是沉入陰世之中繼續生活,在那個年代,六官甚至會在人死後,開具遷移戶籍的證明,表示這人從陽間轉入陰世。

只是隨著古老幽冥之主的隕落,最底層的冥土劇烈動蕩,這才導致了函夏的冥土變得非常不穩定。

東方四州還好,有著全稱為東極青陽泰華神嶽府君的太嶽山神鎮壓,勉強保持一個相對平穩。

揚州也可以,有著諸神護持、妙有宗輔佐,整體沒什麽大亂子。

荊州就慘了,因為南方魔教太公山的原因,冥土一直不大穩定,每隔一段時間總要鬧騰一下。

西方三州也不錯,因為菩提寺和西方魔教的修行之法特性,外加西海歸墟的特殊性,讓三州的冥土還算安穩。

北方無需多說,幽州的悲劇,直接導致冀州和並州的情況也不大好,優於幽州,卻比荊州還要亂。

‘因此,在幽州重新演化幽冥之道,陰世冥土最好還是按照最初的形式,將其依托於山脈最好。’

彌羅心念一定,妙有境緩緩落下,覆蓋在一片山脈之上,而後一道道朦朧的身影晃動,發出著陰測測地怪異聲音,在山脈之上走動。

那是彌羅先前放出的亡魂。

這些亡魂多是慘死的魂魄,但也有一些屬於多種厲鬼解析之後,獲取的正常亡魂信息凝聚而成。

因此,當他們匯聚在一起的時候,雖然陰氣沖天,黑氣滾滾,愁雲濃霧彌漫,陰寒刺骨之風席卷四周,但陰歷之氣不重,更多的一種帶著明顯死亡氣息的鬼氣在四周蔓延,充斥每一寸空間。

他們在【引渡使】和【勾魂使】的帶領下,來到了【山神】、【河神】、【土地神】面前,在他們的指引下,順著妙有境覆蓋的山脈路徑,在【黑無常】和【白無常】的帶領下,來到【地下主】面前。

期間,四周又有【牛頭】、【馬面】和【遊巡使夜叉】四處走動,護衛亡魂。

而後一如先前,由【地下主】進行劃分,將這些亡魂一一送入對應的地方。

只是,【地下主】終究不適合這類工作,速度並不快。

彌羅想了想,又是將【神道/人道·從七品儒道先賢(學士)】召喚出來,讓其幫忙處理。

這位【儒道先賢】本身也是太虛幻境之中獲取的儒家神祇,具有一定公正的能力。

有了他的幫忙速度果然快了許多,而隨著彌羅的模擬,寶卷之中部分名字也是出現變化,函夏大地也是浮現出絲絲縷縷奇妙的氣息。

彌羅順著感應,放開對【亡魂】的束縛,看著他們融入地脈,緊接著彌羅驚訝的發現,千萬厲鬼怨氣沖天,虛空之中浮現出無數血色文字,如此蝗蟲般漫天飛舞。

伴隨著血色文字一起出現的還有絲絲縷縷的微弱灰白光輝。

“這是……”

彌羅看著這些光輝和血色,前者乃是願力,不過並非是生者願力,其中摻雜著顯而易見的陰喪死氣,是亡者心願,也稱得上是陰德的雛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