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峒窟借道(第2/3頁)

可以說,彌羅在菩提寺已經無法獲取更多的信息補充,自然無需留在此地。

不過,在彌羅離開之前,屍羅又是取來一朵千葉金蓮遞給他道:“在你到來之前,北辰仙門的王掌門曾經希望讓我幫你凝聚一些西方三州的氣數。如今你要前往南方,恐怕沒多少時間停留,我便將此物交付給你吧。”

彌羅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千葉金蓮入手,才知道此物乃是菩提寺千年氣數積累,一葉對應一年的氣數,而其中金蓮則是千年氣數更替凝聚。

簡單來講,這千葉金蓮乃是菩提寺鎮守雍州千年積累的氣數。

得到它的彌羅,也等同於得到了雍州一州之地的加持。

看著在手中消融的的千葉金蓮,感受體內糾纏在一起的氣數,彌羅再次躬身表示感謝,便是在屍羅僧人的目送下離開了雍州。

離開雍州的彌羅,並未在路上過多停留,而是根據靈覺的牽引,直指荊州一處群山匯聚之地。

荊州的山林不同於北方的隔壁,亦不同於西方的死寂,幾乎在步入荊州的瞬間,彌羅就是感受到四周元氣充滿了活性和生機,入眼一片青翠,中間有各色奇花異草點綴其間,樹蔭之下有著濃密的腐葉層疊,宛如爛泥一般,滋養著各類毒蟲蛇類。

函夏最常見魔物泥魅,在此地亦是出現了變異,大多數都是以毒蟲的形象出現。

可以說,一般人在這片山脈之中根本無法通行。

不過這些東西對於彌羅而言,自然不成問題,他身如輕羽,隨風起舞,在枝葉之間來回穿梭。

所過之處,草木都是有意無意的舒展開,為他的通行騰出一片空間。

這等異能,並非彌羅特意施法,而是其道行的具現,當然也有部分其道體的影響。

至於為什麽選擇如此麻煩的方式穿行於這片山脈,亦是靈覺的提示。

具體原因,則是隨著彌羅深入其中逐漸明了。

‘這片山脈的毒物有些問題。’

彌羅伸手一抓,將其中一條青翠的長蛇,以及一只赤色的蠍子抓在手中。

鏡光輕輕一轉,就是獲得了兩個正九品的名字【精怪/神道·正九品赤蠍之靈】和【精怪/神道·正九品青蛇之靈】。

這兩個有著實體的毒物,實際上是類似於圖騰或者鬼魂一樣的精靈,或者說是類似於凈土之中的他化自在天人。

‘所以,這片山脈其實算得上是神域?’

彌羅心中暗暗嘀咕,手下動作卻不慢,迅速將各類毒蟲全部解析,而隨著他獲取的力量越來越多,他也是看到了彌漫在整個山脈上的一個巨大的意志。

其實單純說意志也不對。

在彌羅的眼中,那是無數密密麻麻,不可計量的細小生命匯聚在一起的產物。

這些微小的生命,每一個都散發著淡淡的邪氣,但匯聚到一起之後,卻化作了一種神性。

其聚合後的形體並不固定,時而宛如龍蛇,時而類似鳥雀,時不時還會化作蛙蜍地龍一流。

似乎察覺到彌羅的目光,這些細小生命也是看向彌羅,輕輕震動,發出輕微而又詭異的聲響。

“彌羅道人,我等候你許久了。”

“蠱神,原來如此,你就是荊州最後的峒主。”

彌羅瞬間明白了對方的身份,也知道靈覺為何會指引自己來此。

作為荊州內部許多居住在山林之中部落都會祭祀的神祇,蠱神的來歷卻甚少有人知曉。

但其名號在函夏各地傳播的時候,其信仰已經落入了荊州偏僻部落的家家戶戶之中。

並且,蠱神的身份在荊州,乃至函夏都非常特殊。

雖然絕大多數時候,蠱神都被視作是南方魔教的一份子。

但值得一提的是,蠱神在諸神宮中是有位子的,他是受到函夏官方承認的神祇,並且執掌著函夏本土能夠存在的最高神位,是同四大河系之主一樣的從三品位格。

其執掌蟲豸、蠱毒、巫蠱、庇護、山林等等權柄,核心權柄蟲豸在不同地域的影響雖各有不同,但確實是函夏諸神之中為數不多能夠將權柄擴散到整個函夏十二州的存在。

“你竟然猜到了我是峒主,看樣子你的秘密比我想象的還要多,難怪那位大人會讓我在這裏等你。”

“那位大人?可是復活的古神?”

彌羅急忙問道,卻聽到一個讓人頗為驚訝的消息:“那位大人從未真正的死去,談何復活,你切隨我來吧!”

說著,萬千細小的生命共鳴,發出奪目的光輝,將彌羅送入了一處奇妙的境地。

這裏乃是一片古老的戰場,積蓄在無數強者的怨恨。

這些怨恨,在漫長時光的醞釀下,在天上兩道力量交鋒的影響下,孕育出了不少恐怖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