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一境(第2/2頁)

最後一句話,清離說的非常輕微,同時他垂下一道清微仙光,化作一片光霧散入虛空之中。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其他一些天一境界的修士身上,例如荊州百花谷醫道修士,散修涼逍、青塵,其次還有瑤池仙門的楊翡紛紛出手,正好在瑤池仙門做客的東華道派的長老倪凜也是出手。

一道道玄光升騰,其中部分還夾雜著法相虛影坐鎮各處虛空,穩固天地道則法理。

當然,其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必然是六官以及其下屬體系,一座座城池,一枚枚官印都是散發出肉眼不可見的微弱光輝,形成一個巨大的秩序法網,罩住整個函夏大地。

不清楚這些變故的彌羅意識則是繼續在揚州的三才體系當中遊走,並且一點點向外蔓延。

他法相的十大側面在遊走過程當中不斷蛻變,同時也是帶動三才體系出現細微的變化。

漸漸地,彌羅同函夏的三才體系越發契合,身體上的氣息也是越發的微弱,到了最後,哪怕是護持在他邊上的德妙在移開視線後也是會不由忽視對方。

這種忽視不是彌羅的存在感變化,其實在德妙的感知當中,彌羅的存在感一直很強,會忽視的原因反而是因為彌羅的存在感太強大了,並且他還無處不在。

正是這種奇妙的特性,才讓德妙出現忽視他肉身的情況。

畢竟,在德妙的感知當中,天是彌羅,地是彌羅,吹拂的風中有彌羅,繚繞的雲霧之中可以感知到彌羅,何必去特別關注邊上的彌羅?

而此時的彌羅的情況,簡單來講,就是以天地為烘爐,以自身本性為工,三寶為炭,借助帝君留下的三才體系內蘊含的無匹巨力,將法相散化,而後在順著三才運轉的規律,將法相重新收回。

一散一收為一次循環,彌羅共計運轉五十五次,其中五十次為實,五次為虛,五十次實中,又只有四十九次圓滿,在最後一次運轉的時候,彌羅的本性突然向上一沖,化作了元神立於虛空之中。

瞬間,散開的法相匯聚,重新出現在彌羅的身邊。

刹那間,十道靈光直沖雲霄,照出祥雲萬道,金花千朵,緊接著妙有宗上空萬千華彩流轉,宛如實質,隨著祥雲飄蕩,金花綻放,那流彩也是分出些許,化作一片又一片花瓣似的流光,從虛空之中紛紛揚揚落下。所過之處,氤氳滋生,草木豐茂,而在花開花謝之間,又有諸多良種誕生,似乎在慶祝著什麽。

揚州境內,諸多百姓紛紛擡頭,側耳傾聽,虛空之中也似乎有什麽仙樂禪唱回蕩,讓人心曠神怡。

而彌羅自身,也是起身,向著德妙道人躬身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