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驅邪院(第2/3頁)

而【五雷院】體系下的名字分別是九品的五雷院左右判官、幹雷霆都司事,八品的五雷院上令、鬥中六通掌都水使者和主管雷霆都司事,七品的五雷院掌籍仙官、五雷院南宮右左卿、主管雷霆都司事。

至於六品名字並沒有成型,似乎還欠缺了一些東西。

而這些名字也非常有意思,雖然掛靠在驅邪院和五雷院之下,但力量的源頭並非單純源自於二者。

首先是【驅邪院】體系下的九品名字南昌上宮受煉典者中的南昌上宮,以及【五雷院】體系下的七品名字五雷院南宮右左卿中的南宮,指代的主體都是六天火府。

這一點也是和彌羅獲得的信息、道則法理有些關系。

無論是在彌羅昔日在太虛幻境中擔任天帝的那次,還是山河社稷圖內一些天界神系的信息當中,都有一處特殊的道宮——朱陵火府。

這朱陵火府非同一般,不同太虛幻境,或者不同體系內,有的將其稱之為朱陵火府南昌上宮,也有的將其稱之為南昌受煉司,在仙道體系之中,是專門掌管人的魂靈煉度的機構。

在彌羅曾經擔任過天地的那一方太虛幻境之中,朱陵火府屬於天庭早期的一個重要機構,人在成仙飛升入天宮之前,首先要到南昌上宮中經受“流火之庭”的煉度,煉去人的“五濁穢形”,其功效可以視作是早期的化仙池。

因此,在早期天庭內,朱陵火府內有著諸多同九幽對應的神祇,例如南極真人、九華真人、司命之神、司錄之神等等,絕對算得上一等一的實權部門。

而彌羅的妙有境內並沒有朱陵火府,所以在當初確定這兩個名字力量源頭的時候,將其銜接到比較類似於的六天火府之中。

畢竟這出道場昔日凝聚的源頭馬靈官本身擁有統帥道兵之能,其道場內自然攜帶部分煉度之力,加上彌羅有意將化仙池水分流部分於六天火府,且將福祿喜樂府同其靠近,倒也勉強可以模擬部分朱陵火府之能。

其次,北極斬禦邪使和北極考召使兩個名字中的北極,在妙有境內指代的是北極天宮,或者說指代的是彌羅十方法相之中的紫微星主相,但其借用的力量除去紫微星主相和北極天宮之外,還有一部分源自於【神道·正六品北天玄冥蕩魔神君】。

因此,彌羅的妙有境內,北極天宮之下,除去天魔考居住的鎮酆府之外,又多了一處金闕都堂院,【蕩魔神君】以及與其對應的【玄武大將】、【真武神將】和【真武神兵】等名字對應的神祇虛影也是自動融入其中,完善這處道場。

再次,類似於院事、司事之類的名字,區分正從,便是看其有沒有同字。例如【五雷院】體系下的幹雷霆都司事,在寶卷內的記錄就有兩種【仙道/神道·正九品五雷院幹雷霆都司事】和【仙道/神道·從九品五雷院同幹雷霆都司事】。

最後,這些名字之中,掌籍、會書多為文官,力量一部分源自於五雷院和驅邪院本身,另一部分源自於居住其中的神祇;而統兵、執法一類的多為武官,力量除去五雷院和驅邪院本身外,還有一部分源自於能夠召請的道兵、護法神兵。

總的來講,這些名字本身並不具有太強大的力量,基本都是卡著對應名字的力量底線,部分甚至還在底線之下,大大減少了彌羅凝聚這些名字的消耗,讓他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輕易凝聚眾多名字。

而這些名字的出現,極大的刺激了彌羅的妙有境發展,許多原本層次分明的力量開始進行交叉式的相互影響,相互強化,一些原本難以進步的名字也是得到了強化。

例如【仙道/神道·從八品太陰童子】,這個名字原本是某處太虛幻境之中的【太陰童子法箓】,那是太虛幻境內屬於仙道的一種另類官印、神敕、神位。

當年彌羅將其解析,凝聚名字之後,雖然在此基礎上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衍生出了【太陰屍仙】等一系列太陰名字,但同當初的【太陰童子法箓】已經是兩個東西。

如今,驅邪院和五雷院的體系一成,彌羅自然也就根據當年記錄下來的【太陰童子法箓】信息,推演出了兩個新的名字【仙道/神道·從七品太陰真士】和【仙道/神道·從六品太陰真官】。

這兩個名字同原本的【太陰童子】一起掛靠在月宮清虛府之下,極大的強化了月宮的力量,讓因為六天火府增強,而強盛不少的太陽之力,得到了平衡。

可以說,因為驅邪院的出現,彌羅的妙有境得到了一次全新的蛻變,無論是力量還是底蘊,都得到了不小的增強。

其次,無論是太陰的三個名字,還是【驅邪院】和【五雷院】體系下的名字,都能夠同妙有境人間界中的百姓相互影響,大大強化了妙有境的變化,帶動了人間和天界的力量流通,甚至還將幽冥之地的力量也牽扯進來,增強了內裏秩序的力量,讓整個妙有境變得更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