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赤紅光靈性源(第2/3頁)

這些光輝正是人間燈火,看似微弱,卻滅之不盡,前一面剛剛覆滅,下一秒又是覆蓋建木內外,沒有絲毫變化,反倒是部分煞氣吞噬了太多燈火和赤色光輝,反而化作了新的燈火,圍繞在建木四周。

同時,建木根系之下,有諸多嫩芽生出,在煞氣交錯的縫隙之中堅強存活,不斷擴張,在煞氣圍攻建木的時候開始茁壯成長,不斷將自身的光和火散發出去,占據給更多的土地,化作新的神木。

煞氣再次交錯,革新內的血跡越發明顯,混沌中的腐敗越發沉重,二者交融衍生出灰黑煙霧沖出,在虛空之中化作一個又一個恐怖的巨獸,張開血盆大口,吞噬一切草木。

立於虛空的彌羅,看著下方碰撞的火光和煞氣,默默觀察著一切,寶鏡高懸,垂下縷縷鏡光,看著那些草木和火光在一起起覆滅之中興起,在又一次次覆滅之中沉澱,最終無數火光的殘骸化作了新時代的炮火,在一點火星的點燃之下,帶動整個建木要一起燃燒起來,化作一道連同上下,充斥視野的無邊赤紅光海!

在彌羅的感知中,這片光海的力量並不強大,但後勁卻浩浩蕩蕩,近乎無窮無盡,在其面前的一切力量哪怕能夠阻攔,也必然在滔滔無盡的沖擊之下,崩潰瓦解。

他默默解析光海流動之間,卷起的無窮熾烈光焰與滾滾風雷神音,二者的力量極具有排斥性,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彌羅的氣機。

這是源自於人道的奇跡,也是唯有在仙神不幹擾的情況下,才能孕育的奇跡。

這種奇跡誕生於人心之中的意念,誕生於秩序和信念的結合,是人道的最高體現之一。

“當真是純粹的光輝,可惜,這等力量也只能在十分特殊的環境下演變一二,一旦換了個地方,便再也無法綻放出如此璀璨的光輝。”

神武真君出現在彌羅身邊,他看著那浩瀚的赤紅光海,眼中浮現出贊嘆和可惜的神情。

彌羅也是嘆息一聲,正如神武真君所言,這一道誕生於人道的赤紅光輝,確實只能存在於特殊環境之中。

說白了,無論是函夏,還是天外世界,構建其核心的本質是氣,而諸多元氣都是有主的。

根據部分太虛幻境中道經的記載,天地乾坤,宇宙萬物皆為先天道炁衍生,包括演化後天人道眾生七情六欲的靈性,也是源自於太上道祖的恩賜。

這一點,彌羅在先前那位天帝神光庇護下,觀摩那方天地過去未來的時候也曾經看到,知曉眾生靈性的位格非常高,在不計算量,只說質的情況下,甚至還要略高於天帝庇護他的神光。

因此,彌羅認可靈性源自於太上道祖的說法,或者說他認可後天眾生的靈性源自於某位高位存在的說法。但這樣一來,後天眾生身上就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意義上屬於他們自己的。

對於那些先天道炁的主人而言,所謂後天種種就真的是夢幻泡影,是一戳就破的幻影罷了。

因此,無論人道如何強盛,赤紅光輝如何璀璨,在神武真君看來也難以長久。

說白了,這東西是幾種道炁交織的產物,借用的還是先天道炁的力量,自然有針對之法。

更何況,人道易變,人心更是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哪怕沒有仙神之類的人道外力幹擾,這些赤紅光輝恐怕也會隨著人道穩定而逐漸消退,即便有所保留,也難以像現在這樣璀璨,占據絕對的主導。

這就好像彌羅當初在萬花谷下太虛幻境中的經歷一樣,那方天地的人族也是經歷了諸多磨難,可隨著社會穩定,又有多少人願意追隨那光輝,投身其中,真正做到以自身為炬為燭,燃燒自我照亮他人?

彌羅低下頭,看了看指尖飛過的一點流火:‘唯一值得清醒的是,所有人的靈性皆源自於太上道祖,故而所有人都是太上道祖的化身,是他的弟子,是他的子嗣,對於真正知曉這種可能性的個體,反而不會真的視後天生靈為無物。’

‘並且,按照那方天地的演化,當人心凝聚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也是能夠具現出些許源自於靈性的高位力量,對天仙產生沖擊,就好像這光輝一樣。因此,人族在面對那些道炁主人外的存在,還是有一定自保能力的……’

彌羅再次擡起頭之後,兩道鐵血煞氣已經被赤紅光輝徹底焚燒幹凈,他看著邊上的神武真君,笑道:“不知我這樣,算不算過關?”

“我是讓你來實戰的,是讓你學習以應對的方法,不是讓你來實驗神通的。”

神武真君搖了搖頭,看了看四周依舊蘊含赤色光輝的土地,將震驚的四位統帥送走之後,帶著彌羅向著洞天之外走出。

路上,彌羅解釋道:“真君也清楚我的能力,寶鏡能夠映照真實,因此在見到兩道鐵血煞氣的時候,就已經明悟了解決方法,又看那環境這麽好,便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