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諸佛坐化(第3/4頁)

說著,彌羅本尊降下大半意識,讓太一化身的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同時腦後有一輪金黃色寶光浮現,暈開一層層九色霞光,頂上浮現出一畝變化莫測的慶雲。

那慶雲層層疊疊,仿佛無數虛空、乾坤重疊在一起,內裏道道波光粼粼泄下,看似柔和似水,璀璨如星,美到極致,實則非常危險,因為流水兩邊,乃是兩方虛空,貿然接觸,有可能會被虛空撕裂,化作虛無。

而那流水之中,又有數之不盡、放出無量金色毫光的盞盞寶燈,這些寶燈在雲光之中載沉載浮,細細打量又會看到每一盞金燈的下方,有一個雲光衍生出的獨立虛幻天地,演繹著一個個人的過往。

一盞盞寶燈的光輝匯聚,一個個雲光虛幻天地交融,無數人來人往演繹出一方大陸的過去。

那是已經破滅天地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殘留,是諸多已經轉世靈性最後的痕跡,也是此方宇宙內唯一對某些天地的記錄。

無數寶燈,代表無數人生,一盞一盞亮起,便是萬家燈火籠罩大地,演繹文明的變遷。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正法明如來!”

“無上天尊!太乙救苦天尊!”

“無上天尊!福生無量天尊!”

諸多仙神口頌佛號,直呼天尊,最終卻都隨著諸神的禮贊,匯聚成他們對於彌羅的尊稱。

“禮贊東皇金闕太一青華元陽天真耀靈上聖至德天帝!”

函夏的諸多神祇見狀,亦是開口禮贊,只是根據身份不同,或稱天帝,或稱天主。

而他們共同的禮贊,產生的全新願力又是匯聚到彌羅頂上慶雲之中,化作一盞盞虛幻的金燈。

觀自在菩薩和法海相互對視一眼,看向彌羅問道:“敢問陛下,我等在您頂上慶雲之中留下金燈後,您便可以稍微記錄我的力量,操控部分失去我等控制的法身,對嗎?”

“理論上可行……”

彌羅點頭回應,但話說到一半他突然猜到了觀自在菩薩為什麽這麽問,果然在得到彌羅肯定的答復後,觀自在菩薩和法海,雙手合十,面上帶笑道:“既然如此,還請陛下送我等二人輪轉函夏地脈吧。”

“你們這又是何苦?再修行一段時間,帶著部分修為轉世,對於你等來世也是大有好處。”

“陛下,我等先前就說了,未曾救贖祖地,是我等的無能,現在又如何能夠看著你做出犧牲?既然我等修為於此方天地還有一點用處,便源於此,而歸於此,這亦是一件幸事。”

話語之間,觀自在菩薩身後浮現出一輪佛光,內裏顯化出一尊菩薩法相。

同一般佛經之中記載的莊嚴菩薩有所不同,此刻觀自在菩薩身後浮現的法相同其本身非常類似,玉額點紅,眉如小月,眼似雙星,配瓔珞垂珠翠,戴香環結寶明,一手捧著凈瓶,一手捏著柳枝下垂,足下有蓮花綻放,腦後佛光圓滿如月,身後又有萬道祥光瑞藹簇擁,可謂是理圓四德,智滿金身。

而伴隨著一尊法相的成型,虛空之中又有無數佛光交織,化作漫天花卉散落,色彩斑斕,呈紫、藍、白、紅、綠、粉、金,品種亦是不少,有蓮花、曇花、曼陀羅等,如此繁多色彩和花卉,卻不顯絲毫混雜,飄落軌跡,更是宛如圓滿寶輪,頗為玄妙。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有情眾生誓願度,曠劫精勤慈悲海……”

觀自在口誦默默頌念昔日十二大願,周身佛光流轉,浮現出南海普陀山潮音洞的景象,婆娑竹影之中,有陣陣潮音回蕩,引得其周身佛光起伏不定。

彌羅凝神看去,那起起伏伏的佛光和潮音,哪裏是在起伏,分明是隨著天地無量眾生祈願變化的回響。

就好像是海面上的礁石,漣漪碰撞之後,生出新的漣漪向著四周擴散,漣漪越多,回向的漣漪越多。

而放到觀自在菩薩的身上,便是眾生祈願無量,佛光回響無量。

這是觀自在菩薩修行的根本法門,也是其修行理念的具現,是其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基礎。

而此時,這等根本法門和此等普度大願也是被觀自在菩薩放棄,選擇將其混同自身佛光一起融入法相之中,坐化於太一神域內。

從這一刻開始,此方天地之中,再無心懷慈悲地觀自在菩薩,唯有佇立虛空,回響眾生祈願的觀世音法相。

同其做出類似選擇的還有法海、白素貞等佛門相關修士,他們一個個將自己昔日得證佛門果位法相召喚而出,將自身法力注入其中,以回向眾生之法,給予此方天地最後的回饋,僅僅留下一點靈性,環繞在彌羅身邊,融入一盞盞寶燈之中,作為聯系,方便彌羅控制。